反,张知鱼便故作伤心地问:“大姐重要还是泥巴重要?”

夏姐儿抓了把泥又看了看大姐,最后犹豫地道:“可花妞有好多松子糖换。”说着便比了三根手指。

张知鱼仔细算了下这笔帐,发现自己在小妹心里的地位,也就跟大黄差不多。大黄是隔壁梁婆子养的狗,过年时张知鱼亲眼见过夏姐儿喂了它五颗松子糖!

看着小丫头已经熟练地开始舀了水和泥,张知鱼抱着萝卜便往厨房走,心想一定要让这小丫头到时候哭着求着她吃才算完。

虽远不到做午饭的时候,孙婆子还是烧了一小锅水,想着到时若好吃不过再热一热,若不好吃就当哄孩子了,且有时候再做。水将开未开的当口儿,鱼姐儿便捧了萝卜进来。

孙婆子抬眼便在心里暗道果真是李氏的女儿,头回烧灶就知道挑便宜物儿,免得做个不好糟蹋了粮食。

鱼姐儿哪里知道孙婆子想了这许多,进去把萝卜一放便翻起了米缸。

家里因张大郎受伤和李氏卖小食,如今菜肉都还有好些,就连活鱼也还有几尾。

虽她不会杀鱼,但她娘早早就打了一盆子氽鱼丸。

李氏做菜似乎天生便有门路,她的鱼丸不似别家先蒸鱼再挑刺,而是用刀刮出鱼茸做的。先在案板上垫了生猪皮,刮肉时刺便全扎进了肉里。完了将皮洗刷干净和着猪头一起卤了卖,又不费菜板,做出来的丸子又嫩滑爽口,再好吃不过。

都是现成的材料,又有孙婆子帮忙,做这道亲民的美食就简单了。

看着鱼姐儿捧了跟她脑袋差不多大的碗,孙婆子便眼皮一跳。等看到张知鱼往锅里倒了两大碗她爹剩下的大骨汤,还往撒糖盐时,孙婆子坐不住了。

伸手就接过菜碗,给鱼姐儿递了自己已洗净切块的萝卜哄道:“姐儿把这个丢下去煮熟,这道菜便有你的一份。”

张知鱼能干?这可是她的发财计,在现代美食爆发式增长的情况下,关东煮征服的人依然数以亿计,真算起来能超过这会儿大周朝人口总和,她不信一个小小的南水县便没它的一席之地。

鱼姐儿缠着孙婆子,甜话不要钱似的往外丢,三两下便逗得孙婆子眉开眼笑,加了虾皮、秋油和大骨汤做成的汤底还能有个不好?

张知鱼见孙婆子不再反对,便把已经切块的萝卜豆腐香菇鱼丸一起倒进去煮熟。

不过两刻钟,清淡的香味儿就一点点从锅里冒出来,等到水滚开。夏姐儿和水姐儿便满沾了满身泥巴手拉手地进来,眼睛盯着锅看个不住。

张知鱼舀了碗出来尝了尝味道,竟格外清甜,虽还比自己吃过的略有不及,但已经算得上一道美味了。

她高兴地盛了一碗便端到李氏跟前儿道:“娘。我做的。”

李氏看着碗里清亮的汤,尝了尝味道,绵长的甜味儿和略带咸味儿的肉香便在嘴里荡开,就是卖相不怎么好看,江南的菜肴便没有一个不美不精的,即便是一碗酱菜,李氏也会摆放得整齐,但孩子得多鼓励才会多干活儿。便夸道:“你头回做饭,能有这个味道已经算很好了。”

夏姐儿几个也觉得好吃,舀了满满一碗吃的脸都红了,但轮到萝卜依旧苦着脸,但碗里的又不敢不吃,糟蹋粮食要挨打,便转头把萝卜挑出来夹到鱼姐儿碗里。

张知鱼尝了一个就面露苦色,虽也不算难吃却依旧有涩涩的萝卜味儿。

不过除了这个,这锅菜连汤底都被喝了个干净。

张知鱼看着夏姐儿端了碗热汤添着喝,觉得这事儿有门,便跟娘说了自个儿的发财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