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包好之后别蒸,我留着有用。”

灌汤包和生煎包法差不多,但是做法不一样,赵大娘会她就省事儿了。

除了生煎,崔如英还想加个别的,生煎配疙瘩汤又不合适了,疙瘩汤太过浓稠,吃包子又不能不喝汤,想着生煎吃多了油腻,她问赵大娘,“三娘子这会儿可能吃辣?”

李嬷嬷问过大夫,如今不用喂养小公子,恢复了几日更能下床走路,只要不是太辣的就成。

赵大娘:“这两日做了些辣菜,三娘子也吃了,不要太硬的就是。”

崔如英打算再加碗酸辣粉,生煎和酸辣粉,搭配着来味道很是巧妙。酸辣粉开胃解腻,生煎能喝汤。

正好如今三月下旬,晚上天凉,吃些汤粉驱寒过瘾。

上次吃春饼,崔如英就见小厨房有细粉条,都是红薯打出来的,是实打实的好东西。

除此之外,还需要辣椒醋、炸过的花生米、炸过的豆皮,再有青菜炸肉,都能往里面放。

骨汤为底,一小勺油泼辣子,醋是陈醋,颜色青黑,酸味儿极其浓郁。

花生米是油炸的,有些硬,所以要早早就放在汤里,这味道酸辣扑鼻,赵大娘和王大娘在一旁闻着,嘴里都泛酸了。

崔如英道:“粉丝多煮一会儿,包子多弄几个馅儿,不用蒸直接放在平底锅里煎熟,也不用放淀粉水啥的,直接拿油煎。煎好之后撒葱花和芝麻,黑芝麻好看一些。”

一边煎一边焖,包子小,也好熟。

赵大娘做灌汤包也一绝,崔如英看着,汤汁是水打进馅儿中,跟酱肉包的做馅儿法子有些类似。

便提议用猪皮冻试试。

时辰还早,赵大娘一听,茅塞顿开,这冻热了就化汤,小厨房有高汤,做冻更合适。

时辰还早,酸辣粉的调料崔如英已经调好了,到时候直接倒高汤和煮好的粉丝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