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如英也想回去看,她打算抽空就往回跑,就跟铺子一样,这也得收拾收拾。

再说崔大山那边,这两日都在忙活这事儿。

交钱、去官府过房契、拿钥匙,等一串钥匙拿到手里,这宅子才算是崔家的了。

因为崔家压价狠,前房主脸色还不大好,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崔大山忍不住笑,再看还是觉得哪儿都好。

摸着墙面和柱子,崔大山不禁感叹,崔家总算有了新宅子。

崔大山站在宅院里,忍不住摸了又摸,宅子并不旧,墙面和砖块都挺好。

这大冬日的下午阳光不错,虽然院子里空落落的,什么都没有,可是崔大山觉得什么都有。

他和许娘子成亲十几年了,崔大郎都十三岁了,到现在才有一间像样的宅院,怎么看怎么好。

崔大山恨不得现在就搬过来。

不过搬家是大事,肯定得找人算个日子,这样顺风顺水,什么都顺当了以后日子才能一帆风顺。

月底放假,二十七崔如英又回家了一趟,急着问崔大山日子可算好了。

这几日天冷,她也没法回来,生怕家里一声不响就搬了家。

崔大山笑着说道:“算好了,定的下个月初六,这几天我过去收拾打扫了,好些东西也先给搬过去了。”

铺子不大,如果再放崔家的东西占地方,所以提前搬过去,也省得到时候再请人。

这回没麻烦赵掌柜,不过李丰收总在铺子,总帮忙,活儿比崔大山干得还多。

崔大山想给工钱,李丰收也没要。

李丰收那会儿说:“闲着也是闲着,帮忙而已,我要是拿钱,那也对不住崔老板。”

崔大山把钱收起来,不过盛饭的时候多给盛了两碗。

崔如英道:“还剩什么没搬呀,爹,我能自己选自己想住的屋子吗,娘可答应我了,说让我先选。”

这一日崔如英从出生盼到现在。

崔大山道:“就剩一些锅碗啥的。”

因为还在这边吃饭,所以就没搬过去。

至于选屋子,崔大山还没想过这事儿,东西搬过去之后就往门房里一堆,也没仔细收拾,再没管过。

毕竟铺子里还有事儿忙,前些日子因为买宅子,崔大山成日出门,眼下宅子定下,他不能把功夫全用在搬家上。

许娘子已经答应了,那就行,崔大山道:“你先选,等搬家那天咱们铺子得歇业一天,请人过去吃顿饭,热闹热闹。”

那日崔大山也不干活,他做些肉菜,就不用闺女了。

崔如英总做饭是因为铺子离不开人,他若不干活的话就他来。

崔如英笑着道:“爹给我把钥匙,我过去看看。”

她拿了一把新宅的钥匙就过去了,崔大山也就简单地扫了扫,和那日过来没太大不同。

崔如英先在宅院里转了一圈儿,看看这儿摸摸那儿,最后选了一进门三间正房靠东的那间。

崔家的宅子,她选间前面的正房就行了,至于中间的,留给许娘子他俩睡吧。

东屋挺好,这样南面的窗子能看见前院的景致,北面的窗户还能看见桂花,东面还有窗户,能看见回廊的小路。

屋子比从前崔家的东屋还大,又不用分成小屋,可以放好多东西呢。

方方正正的屋子里面什么都没有,崔如英把自己装旧衣服的包裹拿了进来,也算是提前占了个位置。

她看门房里面还有她的小床、衣柜、桌子,都堆在一起,跟别的家具一块儿,摆得也杂乱,看着陈旧不堪。

都是旧的。

崔如英觉着这都搬新家了,哪里能还用旧的东西,还不如一鼓作气全换成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