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中秋,其他点心多做了些,十六那日铺子利润差不多有二十多两银子,跟着中秋前的那些日子比,利润缩了一半。
陆云蓁知道这是因为中秋刚过,家里估计还剩月饼,不会出门买点心,可依旧有些着急。
好在有明年月饼的定金。
崔如英也算了解铺子的生意,她也盼着生意好,可是这会儿中秋刚过,她就算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办法来。
论新奇,蛋黄酥什么只有酥饴斋才有,论价钱,便宜贵的都有,就连掌柜的和伙计,都是顶聪明伶俐的人,生意不太好,只能是客人不想吃点心了。
估计别的点心铺子也是如此。
不过若是不需要比试,中秋赚得盆满钵满已经够很多铺子歇一阵子了。
说起来,现在酥饴斋的生意还算好的呢。
陆云蓁也是尽人事,听天命,这样过了两日,陆掌柜把账算了算,理清之后送来侯府了。
连着一块儿送来的,还有银子。
中秋的月饼,总共卖了两千八百五十斤,其中定出去的有一千九百斤,便宜一成,流水就是一千七百一十两。
陆云蓁投进去的二百两早就回本了,也用不到这会儿,所以这一千多两还得除去本钱,各种东西的钱减去,算下来差不多还有六成的利润。
剩下的一千斤是铺子里卖的,有一部分是买一斤送半斤卖出去的,陆云蓁还买了不少,临近中秋那几日,月饼卖得并不是特别好,也没单子,铺子零散卖出去的,远远比不上单子定的月饼。
这利润到不了六成,算清楚崔如英看到了准确的数,订单利润一千多两,铺子卖的三百两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