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陆云蓁来说这没多少钱,中秋嘛,热闹热闹沾沾喜气。

这两日许娘子看夜里,明天白日能回去一阵,也算跟家里人团聚过中秋。

许娘子也好些日子没回去了,想家里想得紧,尤其想六丫,尤其是家里日子好了之后,就更想了。

发的节礼月饼也是酥饴斋的,反正卖不完,就记陆云蓁账上的。

崔如英下午直接把这些东西带了回去,先去点心铺子看了看,没啥事儿就又坐马车回家了。

她把东西放屋里了,提着竹篮子去鸡圈转一圈,收获十二个鸡蛋,这才去刘婶家送月饼。

给刘婶儿家的月饼是当初书院饭堂的人送来的,也不差,两斤月饼,她拿给刘婶儿家一斤。

给铺子帮工的节礼是节礼,人情走动是人情走动,这得分开。

刘婶儿这会儿没在家,应该去铺子了,是芸芸姐收的,还给崔如英拿了两斤月饼,“如英,这是我娘早买的,但去过几次,白日你家没人,晚上回来得也晚,我顺路跟你送过去吧。”

崔家的确这样,崔大山早起要去铺子,二丫起来也去铺子,四郎五郎都小,不放心他们在家,也跟着去,崔大山上午是回来,但都在家睡觉,雷打不动的。

崔如英笑了笑,“那芸芸姐跟我过去喝点糖水。”

芸芸没有待太久,说了些话就走了。

崔如英看没啥事就去了铺子,今儿是中秋前一日,晚上客人是不少,豆腐包子和茄子馅儿的如今刘婶儿也会做,常做饭,就觉得做这个简单。

崔家让她做包子这事儿也和赵川说了,赵川也没说别的,更没动自己单干的心思,都在一块儿住着,他还要脸呢。

天是一日比一日冷,崔如英进屋才觉得暖和一点。

这会儿客人刚落座准备吃饭,崔如英想帮帮忙,但赵掌柜说这儿不用,他和李丰收来就行了。

再怎么能干也就七岁,赵掌柜虽然有时也觉得有这样的闺女好,可大多时候还是把崔如英当孩子,他说道:“跟小黄玩儿去吧。”

崔如英还愣了愣,赵掌柜说道:“这会儿铺子不用帮忙,我们忙得过来,小娘子去玩儿吧。”

崔如英还有些不习惯,玩,玩儿什么呢。

真跟小狗玩呀,那也行,毛茸茸的,还听话。

不过现在拿吃的不管用了,因为常吃铺子里客人剩下的包子,嘴都吃挑了。要是素馅儿的包子,还不咋爱吃。

赵掌柜偶尔还打趣,这狗吃得都快比他好了。

吃得是不错,养得膘肥体壮油光水滑的。

崔如英就跟着四郎五郎玩了会儿,其实也就是教俩弟弟背书念书,检查检查功课,二丫崔大山那边一个做木工,一个看方子,俩弟弟倒是不用操心,以前教的还会背,崔如英又教了些别的。

背完,崔如英摸了俩人的脑袋,“明儿也给大哥背。”

明日崔大郎也回来,可算是一家团聚了,中午一家人吃顿饭,晚上崔如英还得回侯府呢。

今天晚上生意好,一直忙到亥时才打烊,等把铺子收拾好,亥时都过半了。

一家人看着头顶的月亮,四郎还感叹,“今儿月亮可真大真圆。”

崔如英道:“明儿的更圆,后天的更更圆。”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话是没错的。

四郎五郎乐颠颠地跑着,“过中秋喽,看大月亮吃月饼喽!”

大抵去年中秋的时候还是一家人分那么几块月饼,所以这俩孩子今年格外高兴。

的确不一样了,家里月饼有好些,有别人送的,还有崔如英自己买回来的。

今年可以一人吃一整块。

崔家的孩子是不嫌月饼甜的,普通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