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客也多,这生意也就一日比一日好了。”

吃食生意,味道最重要。

再说了,这个铺子就不是谁都能租得起的,生意不好也难。

这会儿订出去的月饼也有几百斤了,一斤差不多六块,这么多月饼,赵大娘她们一天到晚没什么空闲,一直都在做。

锅就不停地熬豆沙煮莲子,半点不得闲。

陆掌柜管事,跟着说道:“后厨还是得招俩人,不然过几天订的月饼再多,就忙不过来了。”

陆云蓁点了点头,现在后厨六个人,日后赵大娘在铺子多些,王大娘肯定是回侯府,小厨房也得有人,她吃王大娘做的菜也习惯了。

那她就再冲娘家要俩人,最好找两个点心师傅,学得也快。

崔如英在一旁静静听着,她觉得还是因为这铺子的位置好,城东这边有钱的多,旁边又是大酒楼,这烤月饼总有香味,一来二去不就过来看看,进来了不就买了吗?

生意是真不错,这银子赚的。

她看着心里就高兴。

陆云蓁姿态也谦逊,临走时说道:“铺子里还得掌柜的多费心,这几日我就不日日过来了,不过会让我身边的锦月来,有什么事儿和她说是一样的,你们两个商量着拿主意。

这些日子铺子里的人也辛苦,中秋节礼每人两斤月饼,再加一两银子,掌柜的先准备着吧。”

两斤月饼自然是铺子里的,虽然买贵,可本钱没这么多,所以每人加了一两银子。

崔如英大吃一惊,觉得这节礼可丰厚啦,陆掌柜也很能干,什么都管。

但是一想赵大娘她们没日没夜地烤月饼,能看能烤不能吃,的确辛苦,多给一些节礼也是理所应当的。

铺子生意好,是一群人的功劳,虽然不至于把赚的钱都分了,可是多给些东西和钱,那是应该的。

陆掌柜说道:“那我就替他们谢谢三娘子。”

铺子里厨娘六人,伙计四人,掌柜的他一个,这十一人每人是三两银子的节礼,那就是三十三两,尽管这是铺子里的月饼,不过值这个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