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云蓁:“弦月思月几人学做点心,学得怎么样了?”

赵大娘道:“三娘子选的都是会做饭的,学得倒也快。不过做点心是细致活儿,得下苦功夫,还是以前做过的来学比较好,这样能学得更快。”

两个丫鬟还不错,但买来的两个小姑娘,因为年纪还小,不太行,教做蛋黄酥,这两日光学酥皮,再学别的,估计得好一阵才能学会。

其他铺子的点心师傅,陆云蓁想挖也挖不过来呀。

听赵大娘的意思,估计还得好些日子。

这点心铺子不同别的,她没做过,只是吃了觉得好吃,便觉得能卖出去。可陆云蓁不会做蛋黄酥,不知道做这个不容易。

以往管铺子,她也不是事事亲力亲为,选个能干懂分寸的管事掌柜的,基本上就成了。想开点心铺子,得有点心师傅,赵大娘一人不够,崔如英又要上学,就算不去学堂,年纪那样小,也不能去铺子干活,

真学十几日半个月,那什么都晚了。

怪不得刚刚崔如英说这么快。

崔如英看陆云蓁愁眉不展,也在心里叹了口气,自己做觉得容易,没想到教别人这么难。

她突然想到了个主意,以前做包子的时候一家人一起做。如今因为刘婶儿是外人,为了方子,都是二丫做馅儿,刘婶儿包。

做点心的步骤更多,得好多步呢,又要起酥皮又要弄豆沙又要包,麻烦得不得了。

实在不必每个人把这些步骤都给学会了。

她道:“三娘子,全学会自然慢,不如就一人分管一样或是一人管两样,岔开了。这才开始学,步骤繁琐还容易忘,只学一两步就简单多了。”

崔如英还举了例子,“就比如弦月姐姐做酥皮、熬豆沙,思月姐姐可以熬豆沙、做蛋糕胚子,这样就好办多了。就算哪一日有人有事去不成,那还剩一人会做这些。”

陆云蓁点了点头。

崔如英继续道:“三娘子,做点心的步骤也有难易之分,就比如做酥皮儿最难,熬豆沙就简单多了,可以学个容易的再学个难的。”

小厨房赵大娘和王大娘还各有擅长呢,况且这样对铺子也有好处,尽管有卖身契,可也不是万全之策,这样方子不容易泄露。

陆云蓁觉得这个主意好,还是会做懂得多些,她不会做点心就想不明白,下午没什么事也可以试着做做,省的对这些事儿犯难。

赵大娘也道:“三娘子,这主意好。”

崔如英道:“那就大娘看着教吧,燕归堂的人我也不太了解,不知轻重的。”

别看只有三样点心,但是要都做起来也不容易,以往崔如英做都得一两个时辰,这要往外卖,不能这么慢的。

分开做是学得快,还得拼起来也快,这样才算是做生意赚钱的。一天烤几屉,够谁吃呀。

这期间铺子还得简单装潢一下,除了装潢还要定点心的价钱,其实事儿也不少。

陆云蓁道:“赵大娘,你先回去教她们吧。”

时间紧迫,可别在这耽误时间了。

陆云蓁也得跟崔如英商量商量,该怎么定价。

这个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

容易在于京城很多点心铺子,点心价钱都是明标价码的,跟着别的铺子来最好。难在这点心只有崔如英和赵大娘会,别处没卖的,咸甜口的街上更是少有,陆云蓁没见过,到底定什么价合适、跟着哪样点心比呢?

赵大娘出去了,陆云蓁让丫鬟拿了纸笔来,写上了蛋黄酥、肉松卷儿和肉松面包。

“如今有这三样,如英,京城最好的点心铺子是五香斋,里面最贵的点心是金丝酥雀,样子是鸟雀形状,羽毛都能看清,外酥里软,里面呢是豆沙馅儿和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