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如英也不知许娘子有没有和崔大山说过要买大宅子的事儿,她暗自观察崔大山,月初一直算钱,账本上一个个对,又藏钱攒钱,想来是知道的。
崔大山也的确知道,上个月许娘子回来也就说了两件事儿,其一就是买房子。
许娘子说要买崔大山就好好攒钱,别的事儿他就不管了。
许娘子还问了问崔大郎的功课,二丫他们,都是儿女,回来了肯定得问问。
得知一切都好,又看六丫长大了不少,连家里的鸡都下蛋了,许娘子脸上的笑越发浓。
孙娘子的事儿是崔大山自己说的,原以为许娘子会和自己一样,觉得不忍心,他是想通了,本想劝劝许娘子,谁知道她说辞了就辞了,“以后能不能改好还另说呢,再找人肯定更方便省心。”
准备好的话没处说,崔大山笑了笑,“是这个理儿。”
要是以前许娘子的确不忍心,可自从陈娘子走后,换了个好说话、不会让她多干活,甚至晚一点儿也没事儿、互相体谅的田娘子之后,许娘子就觉得,吃亏可不一定是啥福气,反而是跟着性子差不多的干活才是好福气,这样她还能时常回个家。
这比跟陈娘子共事强太多了。
许娘子是学聪明了,她还跟崔大山说了自己那会儿琢磨出来的事儿,就是崔如英有福气。
这是她生的女儿,看着女儿长大,说起这个的时候,许娘子眼中透着两分喜色。
“相公,我觉得如英跟别的姑娘不一样,很有福气!你说咱们家摆摊开铺子,再到书院饭堂的生意,那多亏了如英,要是没她啥都做不成。
我去侯府也是她机灵,三娘子才会给赏钱,不然咱们家哪儿有钱摆摊。”
那赏钱是摆摊的本钱,后头许娘子就去了侯府,若是一开始没赏钱,再让崔如英劝崔大山,也难。
崔大山还真没想过,不过的确是更能干,更懂事儿,许娘子说得也有理,“娘子说得对。”
许娘子:“再有你想想别人家七岁大的姑娘,哪里懂这些?肯定是出生前受过仙人点拨,才有这样的灵透劲儿,要我说以后有啥事儿不知道怎么做,你就听如英的。
就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可是有菩萨佛祖保佑,那想做什么事肯定能成。”
不信闺女还能不信老天爷吗。
家里向来都是听许娘子的,甭管大事小事,许娘子都这么说了,崔大山就点点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