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客人都在吃饭,崔大山和赵掌柜就在一旁等着,要是哪桌叫人,就过去看看。

崔大山精神不太好,一张老实憨厚的面孔中透着几分愁苦,赵掌柜看了几眼,笑着道:“崔老板咋了,今儿精神这么不好?”

崔大山总觉得心里憋着什么,跟刘婶儿不好说,二丫年纪小,说了也不懂。今儿他和赵掌柜两人又在角落里,便小声道:“今儿早上把孙娘子给辞了……总觉得不太好。”

赵掌柜也压着声音,他道:“昨晚我也看见了,这做不好被辞了不是理所当然吗?人是得慢慢招,不过小娘子在,铺子还忙得过来,倒也不用着急。崔老板有啥可愁的。”

赵掌柜也不知道崔大山脑子在想啥,要说费心,也用不着崔大山费啥心,儿子懂事,闺女学来这些方子,让家里日子变好了,刚七岁,就能张罗一桌饭菜。

那会儿铺子刚有书院饭堂生意,崔大山还说崔如英能干,那还指着啥呀,有啥可愁的。

就连孙娘子这种事,崔如英这么小,都知道轻重。

不过赵掌柜见的人多,也知道崔大山这个岁数的人,半辈子都这样过来的,要是没个娘子去侯府做奶娘,闺女不聪明的,那后半辈子也就普普通通。

让他干活成,让他去谈生意,可不成。

赵掌柜沉吟片刻,道:“崔老板,做生意就这样。在铺子本来就吃得好,外带还卖出去,那就是孙娘子自己拎不清了。这活她不想干,有的是人想干。

小娘子那头也是为了铺子好,做生意嘛,要都怀着仁义之心,那还做什么生意呀,开善堂去得了。”

看崔大山还愣着,赵掌柜又道:“小娘子肯定是为了铺子,她跟孙娘子又无冤无仇的,那孙娘子这么做,自然不是为了铺子吧。”

崔大山点了点头,“掌柜的说得是。”

这话没差,闺女是为了铺子好,他这瞻前顾后的,不好。

孙娘子为了谁,自然不必说。

赵掌柜笑了笑,“我去前头看看,小娘子过来好搭把手。”

一个小姑娘,带这么多东西,就算现在有推车,那也是累,况且天还这么热。

赵掌柜还正好接上了,到铺子等不剩几桌了就开始吃饭。

刘婶儿并非多事的人,但是崔如英还是把孙娘子的事跟她说了,刘婶儿挺好,跟崔家也亲近,可就是因为关系亲近,有些事才更要注意,也算提点吧。

崔如英:“前头的事我先做着,慢慢招着人。”

刘婶儿道:“哎,下回招到人跟着说好了。她也是,把钱交上来,好好说说,以后继续干活不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