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长了,也没人说,孙娘子就不担心了。

这便偷偷摸摸干了二十天。

孙娘子高兴过也彷徨害怕过,一开始拿到钱觉得赚钱可真容易呀,她在铺子里忙活一天也就十文工钱,这几个包子,就能卖十文,都赶上她在铺子里做活了。

谁不喜欢钱呢?

又想崔家赚钱更容易,包子、焖面,一日卖那么多,那得赚多少钱呀。都这么有钱了,干嘛计较她几个包子,反正也是给她吃的,她不吃,省下来卖了,咋就不行呢。

害怕自然也会害怕,一开始害怕,因为这钱赚得不踏实,但她家男人说,“这包子不就是给你的吗?既然给你了,你是卖了还是吃了,谁管。再说了,又没偷没抢,本来就是卖不完的,有啥过意不去的。你能给卖出去,那还不是你的本事。要我说你可以多拿几个,拿四五个,这不正好?吃四五个也不为过呀。”

但是孙娘子不敢,每天只敢拿三个,实在少了就拿两个。

每天她最害怕的就是拿包子,多了倒还好,她拿三个也不显,要是少了总得问问别人,因为包子早就跟人定好了,她怕没有了客人不高兴,更怕崔大山她们发现啥端倪。

每天都提心吊胆的。

后来时间久了,就理所当然地以为,赵掌柜崔大山他们该给她让包子,就觉得她卖出去也是应该的,给她的不由她处置吗。

每天把包子拿走就好了,想着去送包子去赚钱,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一开始也怕有人跟着,常回头看,看着空荡荡的身后,孙娘子总长舒一口气。

后来觉得她下了工,还不是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就不回头了,这才让崔如英和赵掌柜跟了一路。

唉,崔如英说今儿来找崔大山说,没说啥时候,但孙娘子来得很早。

一大早过来,就是来求情的,孙娘子祈求地看着崔大山,说道:“崔老板,我……”

崔如英道:“婶子,我跟我爹要去送包子,你在这儿等一会儿吧。”

书院的生意耽误不得。

孙娘子特地选的这时候来的,她哭一哭,崔大山又着急干别的去,那不就没事了吗?

结果崔如英也在,一个小姑娘,说话这么不留情面。

崔大山也点点头,把车推出去,崔如英道:“婶子,我们一会儿就回,你在门口等会儿吧。”

说着,请孙娘子出来了,崔如英还把门锁上了。铺子厨房有吃食,崔如英也不放心别人进去,赵掌柜和孙娘子向来不让去厨房看。

刘婶儿在前头时,也不让去后面。

孙娘子脸色涨红,不让她去铺子,不让在屋里等,那不就是说她手脚不干净,怕她偷东西吗?

只不过这会儿是为了她私下卖包子的事儿来,孙娘子也只能在门口等着,等崔大山和崔如英送完包子回来,也等了好一阵儿,崔大山开门,让孙娘子进去。

父女俩一路都没提孙娘子的事儿,昨晚已经说好了打赌,那就打赌看看,是谁输谁赢。

崔大山把车推了进去,然后回大堂,他对孙娘子道:“昨儿如英也跟我说了,哎,你先坐下吧。”

崔如英坐到崔大山旁边,孙娘子一人坐了条长凳子。

孙娘子低着头,心中紧张至极,咽了咽口水,看了眼崔大山,又看了看崔如英,半响没说出话来。

崔大山在心里叹了口气,道:“你这事儿做得不对,这包子给你们吃,是想着你们一日干活辛苦,所以我们吃啥,给你们也吃啥。我也打听过,别的饭馆就馒头大菜,很少有铺子这样待遇的。

再有,铺子给的工钱不少,对你们也不错……”

每个月全到了还有五十文钱呢,这放在别处,哪儿有这样的好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