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记包子褶儿的数目都是定的,这样别人一看,就能认出这是崔记包子来。

二丫告诉了刘婶儿用多大面团包多大馅儿,最后包多大的包子,试了几个,就像模像样了。

崔如英还特地嘱咐了一遍,“婶子,咱们包的包子不可能完全一样,但是不能差太多,不然客人就该不满意了。还有多少馅儿和面包多少包子是有定数的,用不着省,也不用为了多包几个,把每个包子里的馅儿弄少点,看着是多卖了几个包子,可时间久了,客人也能吃出来,就不来铺子吃饭了。”

做生意不能只顾蝇头小利,不然做不长久。

崔大山中午不在,因为白日得补觉,晚上还得过来做酱肉包,以后厨房是二丫和刘婶儿在的时间长。

二丫性子软,刘婶儿又是麻溜爽快的人,崔如英是怕刘婶儿为铺子好,想着省钱多干,但是多此一举,对铺子反而不好。

崔如英不是没见过这样做生意的,就南街的包子摊就有好几个,谁都想赚钱,都来摆摊儿。

南街人多,去码头上工的有的是,有些摊子人多就去找人少的,开始总能赚个几十文,可前两日吃着好吃,后头再去味道就变了,包子也小了许多,可价钱还是那样。不就是想着把本钱压压,利润就高了。

可客人又不是傻子,上了一次当,日后谁还乐意去。

刘婶儿是过来做活的,跟崔家亲近,万一这么想,二丫要做别的也难注意到,到时候一片好意,但只能帮倒忙了。

这种事最好先说好了,还省着到时候再问。

刘婶儿点了点头,“行,你放心,你们让我咋做我就咋做。”

给别人干活听话最要紧,不能乱来。刘婶儿也不懂什么大道理,反正崔家让她做啥她就做啥,给她工钱,她就好好做,兴许还有那什么奖钱。

崔如英笑了笑,“婶子不明白的就问我二姐,她在铺子时间长,什么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