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旁边放着碗,来铺子吃的自己打汤喝。崔大山本来觉得鸡蛋汤是用鸡蛋做的,不要钱给人喝多亏钱呀。
但看崔如英就用三个鸡蛋,只用了三个就熬了一大锅汤,撒点小白菜,调个淀粉水,再调个味儿,崔如英尝着也挺好吃的。
看着鸡蛋还挺多,薄薄的蛋花也不知怎么做得那么薄的,好像用了好多鸡蛋,到嘴边的话也咽了下去。
崔大山道:“我多练练,应该能做得差不多。”
崔如英点了点头,只要功夫到位,三个鸡蛋就能熬一大锅蛋花汤。
等下午刘婶儿和赵掌柜过来了,崔如英把今儿晚上和明儿该做的事儿给俩人交代了。
刘婶儿只管传菜,赵掌柜管传菜结账,铺子里上新菜了,二人得记菜名和价钱的。
羊肉包子四文一个,水煎的胡萝卜鸡蛋馅儿两文一个,鸡蛋汤不要钱。
崔如英道:“明儿卤菜也送,不要钱,千万别记错了。”
赵掌柜点点头,“明儿端午,送些菜也使得。”
崔如英:“晚上多提几句,就说明儿端午,正赶上铺子开业半个月,感谢客人捧场,卤菜不要钱,还出了新菜,把新菜也提提。”
赵掌柜觉得这主意好,他以前也在吃食铺子做过掌柜的,对这些还算熟,都是招揽客人的法子嘛。
唯一诧异的就是,这话竟然出自一个七岁大的小娘子口中。就算是大人交代的,那也稀奇呀。
难不成去了侯府真能长见识,赵掌柜想,估计就是因为这个,加上崔如英聪明,不然也难解释崔大山老实巴交,却会做这么多吃食。
那就是从侯府学来的,能学这些,能证得跟侯府亲近,而且聪慧,还不咋好惹。
赵掌柜暗自点了点头,“小娘子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太阳落山,崔家就开门做生意了。
晚上来的多是男客,结伴过来,到铺子先吆喝要一斤酒,一盘卤菜,再琢磨吃什么。
来这吃饭的多好这一口,水煎包子觉得吃不饱,再要份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