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2 / 2)

步去午子山追鹤,骑马打猎,蹴鞠投壶,没有不玩的。而少年风华正茂,谁又说的了什么。就是下场考试,也是酒楼喝醉了,有人不服气,说他不过是仗着出身,得了虚名而已。他身着红袍,骑马游街再见当时嘲讽他的人时,爽朗一笑,“我可是浪得虚名?”

何等恣意,何等意气风发!

所以徐嬷嬷在见到浑身是血、了无生意的世子爷时,无比怨恨儋州那些杂碎,甚至怨恨起当初令世子爷去儋州的安王。

她叹了声,又说了那句说了无数次的话,“你以后便知道了,世子爷真的是好人。”

往常徐嬷嬷说这句话,姜若只当是她爱屋及乌,她眼中的世子爷就没有一处不好的地方。

可今日不知怎么就又问了一句,“那您能说说世子爷有什么好的地方吗?”

徐嬷嬷将药涂好,擦了擦手,“世子爷不好,你能活到今日?”

姜若愣住,回话:“可言溪和陆茵都死了。”

“那就一定是世子爷杀的?”徐嬷嬷又开始不待见起她来,将东西收拾收拾就站了起来,“就算是,也是她们应该的,总不至于对害自己的人心慈手软吧。”

姜若心神一凛。

徐嬷嬷眼睛微微眯起,随即笑出来,故意说:“你又没有坏心思,害怕什么呢。”

姜若:“……”

016

姜若总觉得徐嬷嬷知道点什么,气短心虚起来。不过想想,若是徐嬷嬷知道自己的那点心思,怕是也不会这么好说话,随即又淡定下来,收拾好之后直接去主屋。

才将鹿鹤同春的帘子掀开,就看见世子爷坐在长案前练字。

听见动静,他淡然朝着门口看过来,又重新低下头去抄写,“过来,磨墨。”

她连忙上前去,用银制的小勺舀了一小勺水放在砚台上,拿着墨条研磨起来。见男人没有注意到旁边的动静,她才用余光看清世子爷正在抄写佛经。

同性子不同的是,世子爷的字苍劲有力,笔锋沉稳内敛。若是只看字迹的话,只让人联想到行走在江南的水乡的端方君子,而不是京城中说一不二的安王世子。

只是抄佛经做什么?世子爷看上去可不是信奉佛教的人。

正在她收回视线时,她的目光突然在右上方平摊开的一张纸上顿住,浑身如坠冰窟般直接僵硬起来,磨墨的手跟着停下。

那张纸上写着的,分明是她的过往,甚至包括怎么被卖入安王府的。

世子爷在调查她,这是她脑子里冒出来的念头。

纤细的手指将墨条攥得死紧,粉嫩的指尖因为过于用力变成苍白的。她呼吸变得缓慢,开始想那世子爷知不知道她娘亲和妹妹被夫人扣押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