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住又赞道:“宋公子的字写得真好。”

方才便凑过来一同欣赏的闻重也点头道:“宋小友不但棋艺精湛,这字已有大家之风,确实好。”

知道闻先生的身份后,再听他夸赞宋砚,阿缠顿时觉得自己赚大了。

徐老板也不甘示弱,插言道:“宋公子的画技可不比书法差。”

“如此大才,宋小友可曾想过考功名?”闻重问道。

虽说琴棋书画与科举并不是一个路数,但能三道齐头并进,可见宋砚天资不凡,若将心思放在科举上,以他的聪慧,未必不能得了功名。

宋砚略有些遗憾道:“早些年曾试图考过功名,可惜接连落榜,后来我便想,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便一路从老家来了上京,果然见识了许多不同的风貌。若是将来有机会,还是会再尝试科举的。”

“如此也好。”闻重一副过来人的态度道,“科举晚些考也无妨,若是年轻的时候太过上进,早早便要入朝为官,实在算不得好事。”

阿缠与徐老板对视一眼,这种烦恼,大概也只有二十岁不到便中状元的闻先生才能有了。

宋砚饮了一口凉茶,转头看着书铺外刺目的阳光,科举啊……

可惜,他没办法考。

与几人聊了一会儿,阿缠将余下的银子给了宋砚,才抱着她的一摞牌匾提字离开。

她还要与慧娘去订做牌匾,免得太晚了,赶不上几日后的新店开业。

不管如何,今日见到徐老板没事她便也心安了。

爬上马车的时候,她又想,之前听到宋公子与闻先生说了话本的事,也不知道闻先生有没有放在心上?若是明天能顺便参上宋国公一本就好了。

第二日一早,阿缠还在酣睡的时候,朝会已经开始了。她还不知道,昨天一个随意的想法,今早竟然实现了。

一个时辰后,朝臣们议事结束,正要退朝的时候,闻重站了出来。

从皇位上往下看,众朝臣的脑袋整齐划一地转向了闻重。

皇帝开口道:“闻爱卿还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