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天花的药,说是,说是……”
书月盯着杏儿,一言不发,那眼神却盯得杏儿头皮发麻,只能硬说下去:“我听人说,晏将军找药回来之后还吐了鲜血,但因为边关战事告急,他还是急匆匆地去了。”
书月感觉到自己的心猛地一坠,拉扯得五脏六腑都在疼。
她想告诉自己,他这个人就是喜欢打仗,把家国天下放在第一位。
此番他去,也是为了保家卫国而已,否则怎么会有这样的傻子,明明可以在京城养病,按照他宣德侯府的根基,纵然皇上冷着他们,他依旧也拥有着旁人一辈子都无法肖想的富贵日子。
甚至,他还可以再娶一位年轻貌美的妻子,生儿育女,和和美美。
可他竟然带病去了边关,他会受伤吗?会死吗?
书月觉得自己心里头有一股气憋着,她问杏儿:“你说,他带病去边关,是为什么?”
杏儿不语,书月却笑了:“他是为了家国天下。”
这般心怀天下的人,必然尚未活够,他肯定能与从前一样,凯旋而归,成为全天下都津津乐道的晏大将军!
书月转身,不让杏儿瞧见自己,可脸上却湿热一片。
第44章
半月之后, 书月再次收到自己派去的探子寄回来的快信。
这封信总算是让人看到了希望,信上说晏杭才到边关便立即参与战事,原本萧豫西对晏杭态度极冷, 可联手与北翟贼寇打了一仗之后,二人便能坐下来一同喝酒说话了。
晏杭去后北翟人谨慎许多,连连撤退五十里地,而晏杭与皇上一起乘胜追击, 战况瞧着乐观许多。
书月看到信时脸上都是笑意, 她原本并不迷信的人, 这些时日都忍不住去抄写佛经,跪在佛祖跟前祈祷。
瞧见皇兄那边情况好转,书月连连拜谢佛祖, 欢喜地多吃了半碗饭。
端王拿着晏杭临走前搜集的证据,把朝中那些蓄势挑事儿的老臣一个个毫不留情地打压了一番, 朝中一时倒是没有人徒生事端了,而南方大旱在端王的努力之下, 赈灾之事进行得还算顺利,没什么人饿死。
现下书月只求朝廷大军能顺利得胜归来,不仅是她这般想,阿宁与怀瑾也是这样想。
三人在宫里头可谓是日日都望穿秋水, 恨不得萧豫西立即带兵凯旋。
而此时关外, 萧豫西与晏杭才与敌人交战归来, 二人身上都带了血迹,头发凌乱,手里攥着一柄带血的刀, 脸上都是笑意。
萧豫西赞赏地看着晏杭:“你的确是名不虚传, 若非是你, 今日这一仗我不一定打得赢。”
他本身对晏杭是极其厌恶的,因为晏杭负了阿月,可如今家国处于存亡之际,晏杭能带兵来援助,他也不该再去计较那些儿女之间的私情,若是朝廷没了,书月的日子会更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