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少数官员以八王私自扣押、审问朝廷命官为由,请皇帝依律法处置八王。而更多人则以大局为重,认为八王此举事出有因,又的确预判了河西的军情,大大减少朝廷的损失,应当待此战结束后,再论功过。
赵义显连犹豫的余地也没了,直接道此事等八王归来再议。
他就是再偏袒长子,也断不会在危及家国的情况下纵容赵怀悯了。
夜里,赵怀悯在甘露殿独自面见赵义显。
空旷的大殿中,他跪在正中,冲御座上疲累虚弱的父亲深深磕头。
“阿父,此事是我错了,我一时鬼迷心窍,命人偷偷向贺延讷传话,令他暗中留意八郎的动作,只怕八郎年轻气盛,经验不足,新官上任会出纰漏。谁知贺延讷会错了意,又本就私心极重,这才做出这种事来,我、我事先并不知情!”
他的解释半真半假,也不知赵义显到底听进去了没有,好半晌没有回应。
这番话,是来请罪之前,与崔桐玉事先商议好的,他一遍遍地重复,到最后,连自己都快信了。
赵义显累极,终于无力地摆摆手,语气厌烦而冰冷:“好了,大郎,你如今的心眼越来越多,可曾有一点用在正事上?下去吧,这件事,等战火平息,八郎回京了再行处置,轻与重,非朕一人独断。你安分些,朕是天子,要对臣民负责,你这个太子也该想清楚,到底什么才是你应当做的。若做不好,便是朕执意保你,恐怕也无济于事。”
这是赵义显践祚以来,第一次提及东宫根基恐将不稳的话。
赵怀悯一字一句听在耳中,背后逐渐爬上刺骨的寒意。
67. 来信 我有些想你。
河西的战事比预料中的更加激烈。
慕容乌纥甫攻鄯城便遭阻碍, 原本的信心满满登时化作恼怒倔强,一连三日,皆呈猛攻态势, 让小小的鄯城难以招架。
与此同时, 又分出三万强兵, 借祁连山脉的掩护,绕道至肃州一带,继续猛烈进攻。
不但如此,六万精兵强将之后, 吐谷浑还增派五万援兵,分两路支援。
吐蕃与吐谷浑皆地处高原, 气候恶劣,因此他们的兵马皆凶悍骁勇,离开高原后,翻山越岭, 如履平地, 即便大魏将士们早有防备, 亦无法立即占优。
一时间, 大魏边境两处吃紧。
九月十一, 赵恒与郑承瑜分别领兵自凉州出发,与两路吐蕃与吐谷浑联军短兵相接, 暂代支度使、屯田使的刘参军则留守后方, 负责供给军需, 保卫粮草。
而暂居祁连山一带的西羌, 因提早得到赵恒的消息,各个部落及时离开,未与联军正面对上。
零昌的心中既感激, 又愧疚,为表心意,亲自带着部族中的青壮男子暂投入赵恒的麾下,帮大魏一同抵御外敌。
面对异族的侵犯,将士们斗志昂扬,毫无退缩之意。然赵恒未被军中激愤的情绪影响,更没有贪功冒进的念头,仍旧稳扎稳打,以消耗地方粮草辎重为主,拖延时间。
近些年河西屯兵屯田,粮草充足,而吐蕃与吐谷浑人异地作战,粮草有限,加之高原气候、地形皆十分恶劣,运送艰难,最怕持久作战。
两处交战之地,敌军日日尝试攻城,冲锋声响彻云霄,而两处的城门皆紧紧关着,城楼上的守军只管射箭、投石,割断攻城的绳梯,抵挡住一波又一波攻击,待其气力将近时,再放出一队轻骑兵,稍战即退。
如此反复多日,慕容乌纥及其部下越发沉不住气,攻势一日比一日猛烈。
有一两回,在慕容乌纥坚持不懈让人顶上的情况下,他们几乎就要爬上城楼。可赵恒却忽然命人扛着丈余长的尖头铁栅栏,横在城墙上。好不容易爬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