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2 / 2)

钵,领导匡复如少皇爷者,必须察时势、知时务,否则只是逞血气之勇的匹夫,作无谓牺牲,对匡复大业有害而无益,必成大汉世胄,先朝遗民的罪人。”

这番话,说来态度和缓,语气平和,但却义正辞严,掷地有声,重逾千斤。

郭怀肃穆之色增添了三分,目中威棱凝望张廷玉,没有说话。

张廷玉毅然对望,道:“看来少皇爷不是不知道,只是在试探老朽。”

郭怀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道:“不管张大人怎么说,目的只有一个,盼我能点头答应,上京长住。”

张廷玉道:“事实如此,老朽不愿,也不敢否认。”

郭怀道:“张大人,容我请示家义父。”

张廷玉面现喜色,一阵激动:“这么说,少皇爷……”

郭怀道:“多谢张大人教我,张大人看得明白,说得好,不愧当朝名臣,只是,可惜……”

张廷玉道:“老朽知道少皇爷要谈什么,少皇爷不必可惜,他中有我,我可以知己知彼,有时候为我尽心力,也方便得多。”

郭怀动容,深深一眼:“难怪家义父愿以信物赠张大人,张大人令人刮目相看,肃然起敬。”

张廷玉拱手:“不敢,只少皇爷能垂赐一个信字,老朽已感知足,还请少皇爷再垂赐片纸只字,使老朽得以覆旨。”

郭怀道:“我不能,不过,家义父能以信物赠张大人,足证他老人家知张大人,信张大人,也一定知道张大人看得明白,说得好,相信他老人家会让张大人在贵主上那里有话可说的。”

有话可说,是可以覆旨,还是可以解释?

张廷玉还想再说。

郭怀已站了起来:“送张大人回去!”

诸明、贾亮双双恭应,躬身摆手往外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