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月眼见苦劝不住,忍不住气呼呼的瞪了她两眼,只得又往对面的东厢去了,谁知沈拙也说不去,说是秦大娘他们一家团团圆圆的,他和御哥儿两个外姓人凑过去终究不太好。
今年的年夜饭,西厢就只有顾三娘和小叶子,天黑前她到外头烧了纸,便回到屋里做年夜饭,既是年夜饭,自是少不了鱼,顾三娘炖了一个鲜鱼豆腐汤,又用瓦罐小火慢慢的煨着,直到鱼汤变成乳白色,再洒些葱段,不一时就能闻到一股扑鼻的香味,除了鱼汤,还有菠菜炖豆腐,寓意来年清清白白,不招惹是非,再加一个四喜丸子,福禄寿喜全都齐和了,忙了小半日,有小叶子帮着烧火,这顿年夜饭也就做好了。
开始吃饭前,顾三娘单独盛了一份放在供桌前,这是供给张银锁的,虽说她恨极了张家那些人,只是顾三娘终究记着张银锁对她的好,摆好饭菜后,她点了三根线香插上,又招手叫来小叶子,说道:“闺女,过来给你爹磕几个头。”
小叶子恭恭敬敬的上前跪下来,她双手合十,一本正经的念道:“爹,我是小叶子,你在那边钱还够用么,今年娘害了一场大病,好在平平安安的过去了,这都是托了对门沈叔的福,你在下面也要保佑我和娘,要不然我可不给你烧钱啦。”
一旁的顾三娘听到小叶子的话,不禁瞪了她一眼,嗔道:“胡说八道,你爹只有你一个闺女,你不给他钱用,他还能指望谁?”
小叶子悄悄吐了一下舌头,顾三娘又说道:“行了,快给你爹磕几个头就过来用饭罢。”
“嗳。”小叶子对着贡桌磕了三个响头,母女二人便坐下来吃年夜饭。
往年在牛头屯,张家三兄弟过年时都要聚在一起,每年各家轮流做年饭,一大家子十几口人闹哄哄的,顾三娘那两个妯娌又都是躲懒耍滑之辈,越是这个时候她越是没有闲暇,往往过完年节,觉着比做工时还要受累,此番虽说只有她和小叶子两人,却胜在清净自在,母女俩儿围着小吊炉吃吃喝喝,等到将要吃完时,院子里传来御哥儿的喊声:“小叶子姐姐,林叔要放炮仗啦,再不出来就见不着了。”
听到御哥儿的催促声,便是眼前有再好吃的饭菜,小叶子又哪里还坐得住,顾三娘见她急不可耐的模样儿,笑着说道:“出去顽儿罢,别忘了把棉袄穿上,夜里风大。”
小叶子听了这话,急匆匆的把碗里的饭吃下肚,她又套上大棉袄,就跑到院里去看放炮仗了。
西厢只剩下顾三娘,不一时,便从外头传来炮仗的响声,间或夹杂着小叶子和御哥儿的欢呼声,顾三娘站着听了一阵,点着油灯收拾碗筷去了。
等她把厨房的杂活打扫干净,院里的炮声已是一阵高过一阵,附近的炮仗声也此起彼伏,各家像是比着放似的,顾三娘查看了一遍屋里的灯火,也走到外面去看放炮仗了。
本地的旧习,过年时每家门口必定要点一个火堆,就盼着来年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这会子院里的火堆已架了起来,秦林往上倒了些松油,再点上一把火,那火苗立时便窜了起来,不远处的墙角还放着几桶水,这万家欢腾的日子,尤其要小心提防着走火。
火堆点上了,院子里被照得亮堂堂,好似就连寒意也趋走不少,两个孩子围着火堆追逐打闹,沈拙正好从东厢出来,看到眼前的情形,便不住的对着他俩叮嘱:“你们离那火堆远一些,仔细别叫火花溅着了。”
只是这会子小叶子和御哥儿顽得正欢,哪里还能顾得上旁的,还是顾三娘有法子,她拿了一把花生瓜子出来,刚刚一招手,就见小叶子领着御哥儿忙不跌的围了上去。
沈拙看到两个孩子围着她,嘴角忍不住带了一丝笑意,此时顾三娘给他们发完了吃食,正好看到立在门口的沈拙,她冲着他微微点了一下头,便又望着秦林放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