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1 / 3)

另一个人也插嘴说道:“就是啊,孙举人上京去赶考,你安心等着做官家娘便是了。”

“你当功名那么好考呢,我记得不错的话,孙举人这个举人的功名也考了三四次呢。”

几个妇人七嘴八舌的,一旁的李氏脸上涨得通红,就连顾三娘都替她感到难为情,偏偏这些人也没个忌讳,嘴里‘落榜’‘再考’说个不停,那李氏硬着头皮听了半晌,终于找了个借口先走了。

这小插曲过了之后,顾三娘仍旧守着她的铺子,到了午后,眼见店里没甚么生意,顾三娘关了铺子回到家里,这会子沈拙正在教学生们念书,自打他上回停了一个多月的课,如今他把半日的课改成全日的,算是弥补先前缺下的课。

顾三娘侧耳听了半晌,屋里的沈拙念一句,学生们就念一句,顾三娘坐在院子里一边坐活计,一边听着朗朗读书声,谁知不到半日,院门被敲响了,顾三娘起身去开门,来的是东升客栈的伙计,他手里拿着一个油纸包,说道:“有沈举人的来信。”

☆、第65章

日常官府的公文都是经过驿站送达,寻常百姓想要寄一封家书,多数要托人送到东升客栈,客栈或是带口信叫人来取,或是亲自送上门来,但这也仅限县城里的人家,像那远处十里八乡的,客栈一般不会代收。

顾三娘问道:“这是谁家寄来的。”

店小二摇了摇头,他只管跑腿,他说:“不知道哩,掌柜说是一个从京城来的商队带来的。”

听到信是从京城里发来的,顾三娘心中莫名‘咯噔’了一下,那店小二好奇的望着她,他替人送了许多书信,接信的人家大多都是喜笑颜开,哪像她竟是不喜反忧。

“顾掌柜,要是没事的话,我还得回掌柜里干活儿呢。”店小二还等着她的跑路银子。

顾三娘回过神来,她随后数了十多个铜钱给店小二,那店小二道了一声谢,转身离开。

待到店小二走后,顾三娘拆开油纸包,那书信摸着很薄,大概只有一页纸,信封上面写着一排字,顾三娘除了沈拙的名字,其他的都不认识,她站在院门口发了一会子呆,转身往东厢里走。

走到廊下时,顾三娘脚步停下来朝着学堂内望去,彼时沈拙正带着学生们念书,他穿着一身青色的半旧长衫,双手负在身后在学堂里来回踱着步子,偶尔有学生打野,就伸出手掌摸一摸学生的头顶,那些调皮的学生吐了吐舌头,又接着摇头晃脑的念起书。

仿若是心有灵犀,屋里的沈拙扭头朝着窗外看去,他望着顾三娘的身影,嘴唇情不自禁的扬了起来,两人遥遥相视,顾三娘的心渐渐安定下来。

孩子们还有上课,顾三娘没有打搅他们,她又看了沈拙一眼,把手里的书信朝着他晃了一晃,那沈拙并没在意,只轻轻颔首,顾三娘便将书信送到沈拙的书房里,自回到西厢不提。

不久,学生们散学,没过半晌,沈拙进来了,顾三娘正在准备晚饭,她见他神色凝重,诧异的问道:“这是怎么了?”

沈拙拿出书信问道:“这封书信是从哪里来的?”

顾三娘回答:“是东升客栈的店小二送来的,莫不是有甚么不妥?”

听了这话,沈拙立时沉默下来,顾三娘也跟着悬起心来,沈拙素来很少与人打交道,这几年就只有一个东方检来看过她,他没有提起自己的过往,顾三娘也从来没有主动问过,如今这封突如其来的书信却让她不禁心中一慌。

“到底是谁寄来的信?”顾三娘急着问道。

沈拙眉头深锁,他沉声说道:“信是从京里发来的,东方侯府被抄家了,而今阖府男子全被下了大牢。”

顾三娘大吃一惊,这几年她虽说时常在外头跑动,但是像抄家这样的事,离她实在太遥远了,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