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1 / 3)

顾三娘渐渐静了下来,她心知管永旺这是好意,便说道:“永旺叔,我省得了。”

闹了这么大半日,顾三娘匆匆回到绣房,她刚刚掀开帘子进去,就见屋里的人都望着她,刚刚外头吵哄哄,她们哪里还静得下来做绣活,听了大半日,亲眼看到顾三娘把个大男人逼退,莫小红冲着她说道:“三娘,你可真行,那个男人被你骂得头都抬不起来,看了真是解气。”

顾三娘坐回到自己的绣架旁,她说:“要不是有长栓和喜生他们站出来,哪有那么容易赶走他?”

“这就是你老家的大伯子?”莫小红问道。

顾三娘没心情再提这事,她随意的点了两下头,又重新捻线准备绣花,只是屋里的绣娘们却越发来了兴致,平时她们都埋头干活,难得有个热闹看,众人你一句我一言,从今日王金锁这事,又提起东家婆媳拌嘴西家夫妻打架,顾三娘自始至终没有插一句嘴,她正在穿线时,就听不远处的宋嫂子看了她一眼,嘴里凉凉的说了一句:“往常还不知道,竟不知你是你夫家买来的啊。”

屋里绣娘们说嘴的声音都停了下来,众人一起望着顾三娘和宋嫂子。

☆、第15章

人口买卖历来自有,大元国开国时便有此律条,买者以契约为据,或转卖或赠送,均不需经手官府,而卖者签字画押后,由良籍改为奴籍,凡父母双方皆为奴籍者,子子孙孙亦没入奴籍。

像顾三娘她们这些寻常人家,即便是日子过得再艰难,也比背着奴籍的人要强上许多,要知道但凡变为奴籍,生死自由都捏在了主家手里,谁家若不是实在活不下去,断然不会将子女卖身为奴。

当日,顾三娘她爹听了她后娘的撺掇,几乎是半卖半送的将她嫁给王银锁,那时王家出了彩礼钱,顾三娘却连个像样的陪嫁也没有,两手空空嫁到夫家的顾三娘总是被两个妯娌看不起,每回妯娌起了口角,她们也时常取笑她是王家花钱买回来的媳妇,实则顾三娘仍是良籍之身,刚才宋嫂子听了王金锁嚷嚷的几句话,便存心让顾三娘难堪。

离她们绣庄不远处就有户人家,家里穷得出不起彩礼,去年花钱从山里买了个媳妇回来,这买来的便宜媳妇不光夫家轻贱她,就是邻里也避着她,每日累死累活的干过不停,家人全当是买回来的下人,汉子心里只要不如意,动辄就是一顿打骂,顾三娘偶尔见过那小媳妇,她脸上的伤从来就不曾好过。

顾三娘手里捏着绣花针,她眼神微沉,抿着薄唇对宋嫂子说道:“只怕我说我是良籍你也不信,你如此关怀我,不如去问问永旺叔,我是个什么籍,他自是最清楚不过的。”

宋嫂子脸色一僵,自那回她满嘴胡说编派管永旺和顾三娘有首尾,管永旺便故意冷着她,绣庄里有些大件的活儿也不再交给她了,她们这些绣娘,每月的月钱大半是靠着抽成,没有活计做的宋嫂子只能接些绢帕扇面之类的,月钱比刚进绣庄的绣娘还要少,反倒是顾三娘,手艺越发精致,还有客人专点着她的绣品,上个月她又连接几件大活,前不久发月钱,顾三娘的钱是绣娘里最多的,两厢对比,宋嫂子自然心里便存在气呢。

众人见宋嫂子又挑事,都怕殃及池鱼,便各个默不作声的低头干活。宋嫂子见到顾三娘气定神闲的做活,心里越发气得两眼冒火,她愤愤不平的骂道:“你是个甚么东西?一个没了男人的小寡妇,就好比那没了主子的狗,谁都能上前踹几脚。”

顾三娘手上的动作不停,她头也不抬的回了一句:“你倒是有个男人,可我怎的听说你在夫家的地位,跟狗也好不到哪儿去呢。”

宋嫂子被捏到痛脚,心里的火气被激了出来,她站起来指着顾三娘怒道:“顾三娘,你个小贱人,有本事你再把这话说一遍。”

说多少遍顾三娘也不怕,这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