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儿子如此说,皇后已经猜到皇上还有别的考虑,连忙说道:“那是自然,臣妾也是被今日宛儿遭遇刺激,才想到提起此事,宛儿的婚事自然还是要慎重处理。如没有其他的事,臣妾就先回去看望宛儿了。”
待皇后离开,太子和皇上继续商议宛儿和林家的婚事。
皇上为人多疑,不愿向太子透露自己对林余的猜忌,可太子自幼便辅佐皇上政事,又怎么会猜不到?
不过皇上不说,他亦无法挑明,只是状似无意说道:“自古皇家公主的驸马,得势者甚少,反而因为公主嫁入驸马家中,是个很好的牵制。”
闻言,皇上正在低头喝茶的动作微微一顿,放下茶碗后,他脸色明朗许多,吩咐太子说到:
“今日太晚,你也回府好好休息。明日你进宫来,叫上你母后,我们好好商议下宛儿的婚事。”
“是。”太子领命退下。
一个月之后,大宋皇帝颁下圣旨:
镇远将军林余之子林景图,品貌出众,敦厚纯良,朕与皇后闻之甚悦。今长乐公主年方十六,适婚娶之时,当择贤婿与配。值林景图尚未婚娶,与长乐公主堪称天设地造,为成佳人之美,特将长乐公主指婚许配于林景图。
作者有话说:
宛儿指婚了,新郎不是你~
第33章 迟来恨
端午宴会那晚, 赵奉安胸口的伤势极重,虽然太子让太医诊治,不过以他的质子地位, 以及带罪之身, 太医也不过是草草包扎,糊弄了事。
之后他便被扔入大理寺监牢。
监牢里的环境可想而知,赵奉安伤口不断恶化,几日下来,便已经丢了大半性命。
温铮十分着急,将随身带着用来应急的银两拿出来打点狱卒,好在看守赵奉安的狱卒脑子灵活, 他知道赵奉安毕竟是赵国质子,倘若就这样死在狱中, 万一追查下来,自己恐怕难逃其责。
想来想去,他便疏通了太子身边的侍卫, 将赵奉安的近况通报给了太子。
如此一来, 万一赵奉安有个三长两短,自己也可推卸一二。
没想到太子听闻, 倒是重新派了太医过来。
这次的太医老成可靠, 尽心诊治,只是赵奉安仍然不见好转, 而且似乎失去求生意志, 每日大多时间都在昏迷时间, 偶尔清醒片刻, 也只是看着牢门外, 似乎在等着什么人。
过了半个月, 眼见赵奉安形容颓废,竟是要不行了。
温铮急得如热过上的蚂蚁,实在无法,只得将消息通报给赵国周将军。
周云忠大惊,连夜便赶了过来盛阳。
周将军本来与宋国亦有国仇家恨,这么多年从未到访盛阳,只不过此次赵奉安在宋国有牢狱之灾,他十分担心是复仇之事败露,不得不亲自过来探查。
可太子曾下过禁口令,端午宴会当晚之事若有半分泄露,当日在场所有人均格杀勿论,所以外界并不知具体详情为何。
所以连同温铮在内,只知道赵奉安当日做出对大宋皇室大不敬之事,却不知具体为何。
周云忠抵达盛阳,左右打听不到什么消息,只好上折给大宋皇上,为赵奉安求情。
皇上十分轻视赵国,此次赵奉安之事更让他认为赵国后继无人,所以更加不在意,本不欲理会,不过太子倒劝皇上,说周云忠毕竟是赵国大将军,如今来到盛阳,大宋还是应该按照邦交之礼行事。
于是定下太子亲自去驿站拜访赵将军。
出行当日,太子仪仗摆得十足,提前一个时辰便将整个驿站全部清场。
见到太子之后,周将军按附属国之臣行礼。
太子倒十分亲和,连忙亲手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