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驿站稍作整顿,更衣之后,太子带着十余侍卫打算随周云忠出发前往赵国王宫。

周云忠却停住脚步,他前后看了看,向太子问道:“太子,您只带这些人去赴宴吗?”

太子心中明白他是在问长乐公主,故意回答:“有何不妥吗?”

周云忠说道:“长乐公主和太子同来,只有太子一人去参加接风宴,赵王定会责备老臣不懂礼数,将公主一人留在驿站。”

“赵王心意,我们心领了。只是长乐公主虽然随行,但是父皇命她低调行事,所以她不便参加今日接风宴。”

太子搬出宋帝作为理由,周云忠只好作罢,带着太子车舆出发,前往赵国王宫。

因着宋帝十分不喜赵国,这许多年从未再踏足康和,因此太子也从未来来访赵国。

此时正是晚膳时间,一路上房屋鳞次栉比,百姓熙熙攘攘,集市热闹。

太子端坐在车厢中,看着车窗外繁荣的康和街景,心中不禁思忖,赵国并不如他想象中衰败,更重要的是,赵奉安推翻之前赵王统治,不仅没有对赵国百姓造成动荡,反而更有欣欣向荣之貌,看来这个赵奉安不容小觑。

抵达赵国王宫,太子依仗从正门进入,直接来到正殿门口。

太子躬身从车厢出来,当即看到赵奉安一身玄色长袍,同色腰带上用金线绣了两条盘龙,长身玉立,站在大殿门口迎接。

夕阳光芒映在他挺拔瘦削的身姿上,将那龙纹照耀得更加明显。

赵奉安面色沉静,薄唇轻抿,虽未发一言,只是背手立着,便让人感到强大气场,气势迫人。

太子暗自诧异,之前在赵国,只以为他是个纠缠宛儿的浪荡之人,那次在皇宫后花园中,他满身血污倒地,何曾看出赵奉安有这龙人之姿,当真是小看了他。

二人目光对视片刻,太子此刻深知自己代表大宋,绝不能在气势上认输,于是略略挺直肩背,在周云忠引领下,缓步登上台阶,来到赵奉安面前。

这赵奉安倒并不如太子想象那般针锋相对,只见他薄唇微微勾起,行了个平礼,算是给大宋留了情面。

太子领情,以平礼相回。

宾主入座,宴会开始。

让太子意外的是,整场宴会下来,赵奉安从未提起和谈一事,甚至太子试探着提起,都被他轻描淡写地转开话题。而他更是从未问起长乐公主,仿佛预料到她不会来参加接风宴一般,又仿佛之前定是要求长乐公主随行之人不是他。

宴会结束之后,太子回到驿站,宋宛儿早就迎上来,关切问起宴会情况。

太子将情形向宛儿说明,焦虑说道:“这个赵奉安心思太深,恐怕很难对付。”

太子不了解赵奉安所思所想,可宋宛儿却明白赵奉安的意图,他既然让自己来康和,必定是要对她有所图。

此刻她已经来了,他却不再提起,唯一可能就是等着她主动来找他。

宋宛儿咬着下唇,眉头轻轻皱起,垂眸思索片刻,终是没说什么。

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几日,赵奉安竟然一直没再露面,只是每日派人来驿站向太子说明情况,希望太子能够谅解。

就这样等了三日,太子已经十分不悦。

这日清晨,赵奉安又派人来,这次的理由是身体有恙,需要休息一日。

来人在正厅跟太子禀告,宋宛儿当时正在后厅喝茶,隔着一扇屏风,她听到皇兄语气非常不虞,质问赵奉安意欲何为。

来人态度谦恭,但是却仍然坚持赵王今日无法见面会谈。

太子怒气上涌,猛的拍了下桌面,冷声说道:“你回去告诉赵奉安,大宋诚心来和谈,并不是怕和赵国冲突,如若他继续这样推诿,我们也就没什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