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样的话,宋宛儿一阵恍惚。

她感觉自己仿佛听过这样的话,她不记得在何时何地,却恍惚记得赵奉安当时亦是一样泣血般悲痛。

看着面前的赵奉安,宋宛儿心中涌起无限悲伤,还带着有惋惜,甚至是怜悯。

自重生起,每次思及赵奉安,宋宛儿都是充满恨意,何时有过这样复杂情绪?而这情绪又仿佛十分熟悉和深刻,仿佛在灵魂上留下了印记一般。

这感觉让宋宛儿心生不安,她总感觉她好像忘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对视片刻后,宋宛儿别开眼神,未再发一言,转头离开。

*

十日之后,赵奉安乘坐一辆青帷马车,从盛阳西门离开,返回赵国。

赵国质子身份本来就低微,加上此次他是被宋国遣返,在外人看来,赵奉安此次离开简直可算得上是狼狈。

所过之处,路人们无一不露出鄙视神色,对车中人指指点点。

可车中始终毫无动静,仿佛无人一般。

赵国都城康和与盛阳相聚并不远,马车走了一日一夜即抵达康和。

当年赵国政变之后,宋帝在赵王皇室中挑选了一位最为平庸的旁系子弟,让其继位,成为如今的赵王。

当今赵王心中清楚,能得到这个王位,就是因为自己的无能,只要他乖乖听话,宋帝便可保证他的王位无忧,于是这些年他别的作为丝毫没有,倒是将庸常贯彻得十分彻底。

听说赵奉安在宋国惹宋帝不虞,甚至被关入监牢,赵王十分忧虑,生怕宋帝会迁怒自己。

是以赵奉安被遣返回到赵国之后,赵王早早就着人在北门守候,见到赵奉安便将其拦下,斥责其辜负了赵王盼其促进赵宋两国邦交的期待,做出此等劣事。

赵王不愿和赵奉安有任何牵连,都不愿与其见面,只是命其回到周云忠将军家中闭门思过。

在赵国这许多年,赵奉安一直以周云忠小儿子的身份生活,和赵王交集不多,也从未把他这个远方叔叔放在眼中。

赵王不愿见他,如此甚好,他亦不想见赵王。

经过康和北门,赵奉安径直回到周府。

这几日周云忠老将军有公事在军营小驻,并不在家中,周府大门外空空落落,无人等候。

周府小儿子周子仲被父亲牺牲,代替赵奉安而死,这是周府绝密,无人敢泄露,亦是上下大恸之事,故以举家上下对赵奉安的态度亦均是敬而远之。

周夫人伤心不已,日夜哭泣,多年前眼睛便不好使了。

自己的小儿子因赵奉安而死,周夫人再深明大义,亦无法对赵奉安如同己出,这么多年对同在府中生活的赵奉安不闻不问。

赵奉安在周府长大这些年,唯有周老将军对他多有教导,可周将军毕竟是一介武将,教导亦总是叮嘱他身上背负的深仇大恨,绝无可能有细腻情感照顾。

所以赵奉安虽然在周府长大,却从未在这里体会过家的温暖,他亦从未当这里是他的家。

他的第一个家,是宛儿给他的。

那个彻夜红烛不熄的公主府,有她在的地方,才是他心中温暖的家。

赵奉安深吸了一口气,不再放任自己想下去。

入了周府,按照礼数,赵奉安先去给周夫人请安,来到周夫人院子门口,却被她的贴身侍女拦住。

赵奉安是两个月前离开周府前往宋国盛阳,不过两个月未见,那侍女如今见到赵奉安,暗暗吃惊,只见赵奉安瘦得行销立骨,面色亦十分苍白,和之前风采俊逸的模样判若两人。

一双黑眸却更加沉静,赵奉安之前便十分清冷,如今更仿佛经历了什么大变,带着隐隐阴郁,让人更加看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