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皇上亦十分震怒,面色阴沉,却仍在思虑。

太子明白父皇心意,思忖片刻后,开口劝道:“此事涉及到宛儿声誉,还关系到赵国,儿臣倒以为不便声张。”

皇上赞同说道:“这个赵奉安不过是赵国大将军周云忠之子,来了宋国没几日,倒闹出这样龌龊行为,可见其人平庸无能,无需介意。不过太子思虑得对,他是赵国质子身份,闹大了对两国关系总是个芥蒂,而且宛儿声誉不能不考虑,毕竟宛儿尚未出嫁……”

皇后被提醒,她当然顾忌女儿声誉,只是对赵奉安仍然很是气愤,愤愤说道:“那也不能就这么算了。”

“赵奉安如今身负重伤,儿臣已将他投入大理寺狱中,至于后续如何发落,还要父皇母后决定。”

“你有何建议?”皇上问道。

“儿臣以为,赵国质子行为失格,按照大宋律法,需将之囚禁一个月。之后将之驱逐出宋国,他回到赵国亦没有容身之地,以后日子不会好过。”

宋帝觉得十分妥当,点头说道:“就这样处置,低调处理,不必声张。”

“是,儿臣遵旨。”太子领命。

此事就算告一段落,不过此事倒是提醒皇后一件事情。

她想了想,对皇上商议说道:“咱们宛儿今年十六岁,确是到了该考虑婚配的年纪。本来我还想多留她在身边几年,只是今日之事,倒是提醒我,不如早日定了人家,也断了那些不三不四之人的念想。”

皇上只是垂眸喝茶,皇后自顾自说下去,“林府长子林景图对宛儿一直有意,这孩子看着还算老实可靠。今日林将军的夫人入宫,和臣妾聊了好一阵子,也试探着想问宛儿的婚事安排,臣妾觉得林家是个知根知底的,门第还算当对,皇上觉得呢?”

皇上仍未发一言,林家想娶宛儿进门的意思,他怎么会不知道?

不过林余率五万宋军在边关驻守,常年拥兵在外,已经渐渐有尾大不掉之势,他对林余早就心存芥蒂,只不过在维持微妙平衡。

如果此时将宛儿嫁与林家,岂不是更增加了林家的气焰?

皇后为人简单平和,如何能想到皇上曲折心事?

倒是太子见父皇面色,已经猜测到他必定是有所顾忌,便插话进来,“今日时辰已晚,宛儿刚刚受了惊吓,母后不如先回宫去探望宛儿,至于宛儿婚配之事,是终身大事,更要慎重。不差这一时半刻,咱们还是要细细商议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