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2 / 3)

敬的对九姐儿说道:“这是二太太送给您的,明天您就该与府上的小姐少爷们一同去府上的私塾上学了。”

“辛苦邓妈妈了!”九姐儿对邓妈妈客客气气,她对邓妈妈的印象不错,既然邓妈妈尊重她,她也会给邓妈妈脸面。

“邓姐姐,我离开府上十多年,也不知道府中的私塾是怎样的,还请您与九姐儿说说。”姚妈妈赶紧的说道。

“二太太让奴婢来这里,最重要的就是为了此事。”邓妈妈和善的说道:“私塾只供家里的少爷小姐读书习字,请的柳夫子是一个落魄进士,倒是有些文才,对少爷小姐们也彬彬有礼,从来都没有越举之为,对十哥儿的学业尤为看中。除了私塾读书习字外,还请了锦绣阁的荀绣娘来教习小姐们的女工,小姐们都会喊荀绣娘一声先生,只有六姐儿会喊荀绣娘师傅。就是不知晓九姐儿您的女工如何?”

九姐儿瞬间就集中了精神,很显然那位荀绣娘对六姐儿刮目相看,“九儿只学过一年女工,恐怕入不得荀先生的眼。”

“荀绣娘是个好相与的,想来不会为难您。只要您按照荀绣娘的话做,莫把自己小姐的架子抬出来,荀绣娘便不会为难您。”她顿了顿,说道:“您的性子好,在咱们这些下人面前都不曾有抬小姐架子的,不必在意这些。”

邓妈妈又说了一些让九姐儿注意的,才满意的离开东苑。

九姐儿让姚妈妈亲自送邓妈妈出去,她走到门口,发现院中被暖融融的阳光包裹,那些刚抽出来的嫩芽在眼光下生长得格外欢快。

她的心中不免生出几分怅然,明天五姐儿也该去上学吧!

第三十五章 入学(二)

快到辰时的时候,九姐儿便带着画屏和锦绣往南边的小院儿走去。至于那文房四宝是老太太送的礼物,象征意义比实用意义大得多,断不会真的拿到私塾去用。

每天去给老太太请安,已经成了习惯,倒不是如何讨好老太太,毕竟是嫡亲祖母,礼数上还是不能省下的。

不过九姐儿后来才发现除了三姐儿与她每日去请安之外,就连二太太也不曾常去小院仿佛老太太被遗忘了一般。

请完安,九姐儿就绕道往私塾走去。私塾叫做敬贤书斋,是薛府后院中的一座独立小院中。从建府的时候,老太公就注重子女的教育,特意建了这么一座专供子孙读书习字的书斋。

院里有一栋坐南朝北的房子,一共三间屋子,正中那间作为教习的地方,左边作了柳夫子的卧室。右边那间竟然成了小姐妹的绣房。除了这一排主屋,西墙那边还有三间屋子,分了一间给荀绣娘休息,本来荀绣娘只是每天下午来府上教导小姐们,但薛府还是给她配置了屋子,另两间屋子分别作了休息室和书房,书房里倒是摆了不少的书,从描写人文传记到各地风情的,应有尽有。

九姐儿发现了这一处看书好地方,倒是欣喜了起来。想来十哥儿的《九州异人志》和《九州异域志》便是从这里看到的吧。想到此处,九姐儿对那书房更加好奇。只是现在,她带着两个丫鬟到了教室。

屋子里的摆放很简单,上座只摆了一个蒲垫和一个红檀木矮几。矮几的左上方摆了一个笔架,有几只毛笔搁在上面。右上方便是砚台和墨锭。中间放了一叠宣纸。右下方放了几本蓝本线装书册。

小姐少爷们的位置都摆放得整整齐齐,与上座的摆设无异。九姐儿本以为自己算来得早的了,却没想竟然见到了四姐儿和另外一个陌生的小姑娘。

小姑娘看起来柔柔弱弱的,上面穿了一件黄色碎花小袄,下面着了翠绿烟纱散花裙,一双大眼睛甚是无辜,但里面却包含了许多警惕和惶恐。虽然年纪小,但身子却坐得端正,一双小手叠在一起放在腿上,有了大家闺秀的影子。应该是没有见过的七姐儿。四姐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