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太监就点头,回去做了几个炖菜和清炒的小菜,将炖菜的汤汁淋在小菜上,然后又上火,收汁,这样吃了既不上火,又能有肉的味道。
小盛提着午膳去户部,太子殿下已经在那边了。陛下特许他这几日不用去读书,每日清晨就去户部跟着查案子。
初步查出来的东西也跟太子想的一样。先是商会收普通墨,再将这些墨卖给朝廷。
而其中谁检查这些墨,它们为什么能轻易的进了朝廷的仓库里面,还有的去查。太子想查的就是这个。
上午忙活了一阵,用了午膳,下响进宫去南书房,将自己晚间写好的功课给先生。
正巧皇帝也在,见了太子的功课,笑着道:“朕年轻的时候还想着要偷懒,你倒是勤奋。”
太子恭顺的很,“儿臣天资并不聪颖,只能勤能补拙了。”
皇帝很是欣慰,“你能如此想,朕就安心了。”
然后问起云州贪墨一案。太子道:“云州官商勾结,怕是已然多年,这时候去查,已经打草惊蛇。”
该逃的逃,该杀了杀,留给朝廷的只有残局。若是再给太子一次机会,他定然会派人去暗访,然后将这些人一网打尽。
皇帝却笑着道:“逃掉的都是小鱼小虾,大鱼是逃不掉的。”
然后问,“这些日子,可觉得有什么掣肘?”
太子便明白,在一般时候,父皇还是自诩是个好父亲的,他会去帮扶儿子前行,很乐意帮他们将前面的荆棘给扫平。
他想了想,行了一礼,“父皇,若说掣肘,倒是有。儿臣自从忙云州贪墨一案开始,便总觉得有时候力不从心,事情太多,而这些事情儿臣又不愿意假手他人。”
“刚入户部,还未深入,不知道谁可以信任。”
皇帝点头,这是大实话。太子这孩子就这样,有些死心眼,但是跟他说的都是实话,有什么事情也不瞒他,脾气是有些古怪,但总而言之,是个还算孝顺的好孩子。
他正要提点一两句,就听他道:“所以儿臣想要兄弟们去帮帮我。”
皇帝的眼神便隐了隐。他想,太子可一直不会这般对兄长弟弟们怀柔。难道他也学得了端王那一套?
结果还没想完,就见他毫不客气的直接点名。
“二哥和四弟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