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名单,他要应付皇帝,尚且仔细挑选,确保送走的都是又没给他送钱,又符合标准的人。
到第三批的时候,皇帝也不可能事事关注,所以胆子就更大了。
这一批名单里有两人都在三不去条例里。
“谁不合适?那你替他去?”姚尚书反问。
皇帝规定了礼部要派送的官员数量。有人不想去,那必定得有人顶上。
仪制清吏司郎中立即闭嘴了。
“放心吧,他们就是找借口不想去西南。”姚尚书对于此事并不太在意。
礼部平日办的都是主持国家大典、科举这种大事,现在去给一群泥腿子讲课,他很看不上这一桩差事。
若是主持科举,他必定办的一丝不苟,风风光光。
礼部官员外派西南能有什么用?吃苦受累也教不出什么功绩。
也就能趁机捞点钱了。
第260章 姚家倒了1
皇宫,永和宫。
“主子,钉子今早刚送进来的。”莲蕊呈上一封密信。
宁婉音早早暗中传信京城里负责盯梢的钉子,盯着礼部、翰林院、兵部外派出京的讲学官员。
当然……
这些官员名单,也会呈送一份御览。
但宁婉音向来互相验证,确保不出错,自然是要派人暗中盯梢的。
宁婉音拆开密信,扫了一遍。
兵部第三批外派官员十人,翰林院十人,礼部八人……
宁婉音的视线在礼部名单上停顿。
江承绪,杨全仁。
这两人……
宁婉音看完密信,放在烛火上点燃,扔入香炉之中,看见它焚烧成灰,起身去乾心殿。
汪德贵呈着一道圣旨,刚刚出了乾心殿,看见宁婉音福身行礼:
“奴才给皇贵妃娘娘请安!奴才正要去佛塔传旨,陛下又给了您祖母恩典,让宁老夫人继续为国祈福三年。”
今早佛塔的管事官员特意上了折子请示。
宁老夫人三年祈福之期已至,是否需要再寻祈福之人。
于是皇帝又下了一道圣旨,让宁老夫人继续为国祈福。
“陛下恩典,宁家上下与有荣焉。”宁婉音浅笑应道。
汪德贵笑着恭贺两句,转身出去传旨。
宁婉音进了乾心殿,福身行礼:
“臣妾叩谢陛下圣恩,臣妾祖母能有幸为国祈福,实乃我们宁家的福气。”
“起了吧。”赫连祁冲着她招招手,“过来伺候笔墨。”
说是伺候笔墨,就是和赫连祁一起看折子。
皇帝偶尔会和她讲几句,大多时候宁婉音默默观政。
礼部尚书上书,第三批外派官员已经安排妥当,赫连祁看完正要合上……
“陛下,礼部名单之中有两人存疑。”宁婉音提醒道。
这名单上的官员,乍然一看,都是青年官员,你也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折子里又不会写明每个官员的具体情况。
除非提前事先把所有礼部名册上的官员家世背景都调查一遍……
三不去里,除了年龄难以造假。
另外两条,是有空子可以钻的。
不想去的官员,偶感风寒,就可以说自已身有疾。
再或者以父母卧病在床,无人照顾的名义。
一些符合要求的人,找理由不去,难以界定。
但不合要求的人,你偏偏安排去,却是一目了然。
“江承绪,父早丧,家中独有一母,卧病在床。家中清贫,并无奴仆。照理说在三不去名单里,当然如果他提前买了奴仆照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