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会有什么成就。拖一拖,他就该知趣回洞府了。”李长庚心想。
这时他腰间笏板响动,原来是观音传音过来。李长庚把诉状随手放回袖中,收回心思。观音一开口就表扬:“李仙师,揭帖我看完了,写得很精彩,到底是老资格,周到严谨,咱们再接再厉。”
李长庚眉头一皱,觉得话茬儿不对,观音又主动说:“忘了跟你详细说了,佛祖觉得玄奘这次取经意义重大,所以给的劫难定量是九九八十一难,咱们接下来还得多多努力。”
李长庚眼前一黑,啥玩意儿?还得搞八十次,疯了吧?
观音赶紧宽慰:“这个定量标准,还是有弹性的。咱们可以从玄奘出生不对,从金蝉子被贬开始算起。我帮你数数啊,金蝉遭贬第一难,出胎几杀第二难,满月抛江第三难,寻亲报冤第四难。然后老李你安排的那一难,可以拆成‘出城逢虎’和‘折从落坑’两难你瞧,一下子六难就有了不是?”
李长庚听了,心情稍微好了些,可再一琢磨,不对啊取经明明是灵山的事,自已就是帮忙协调而已,怎么听起来接下来的活全是我干?他还没开口质问,观音已抢先说:“佛祖对那篇揭帖很是欣赏,已传抄诸天佛陀、菩萨、罗汉、比丘、比丘尼等,无不欢喜赞叹,齐颂殊胜。”
李长庚一听这句,心中登时一沉。糟糕!着了她的道儿了。
观音肯定早知道佛祖定的量是八十一难,却只跟李长庚透露一难。他本以为是临时帮一个小忙,可揭帖一发,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劫由你太白金星护法,接下来的事自然还是你负责。
回想刚才观音还推心置腹地帮着计算劫难数量,李长庚一阵气苦。合着你是帮我解决了一个本不存在的困难,送了一个本来不需要的人情怪不得满天神佛个个清静无为、不昧诸缘。只有不主动做事,才不会沾染因果啊!
观音见李长庚久久不回话,知道他心里愤愤,主动道:“李仙师,您这护法精彩至极,可见道法精深,将来得证金仙,可别忘了请我吃杯素酒。”这句话恰好搔到了李长庚的痒处,事已至此,只能好好表现,做出点成绩来,争取把金仙境界修上去,于是他矜持地回了一句“哦”。
观音赶紧顺毛捋:“你放心,这是咱俩的事,不会让你一个人扛。老李你赶紧回去歇着吧,后头几难我来负责。”她这么殷勤地主动揽活,连称呼都从“李仙师”变成“老李”了,李长庚一时倒不好意思说什么了,只得默默收好笏板,骑鹤径自回了九刹山。
九刹山是天庭分配的洞天福地,周回不算太大,好在险峰幽壑、珠树琼林一样不缺。唯一的瑕疵是年头长了点,不是瀑布偶尔断流,就是岩洞间或塌方,小毛病不断。
李长庚进了洞府,先给白鹤洗刷了一下羽毛,脱下道袍捻了个去尘咒。无意中一抬头,发现穹顶稍微有些水珠,想必是岩间灵泉渗漏下来的。他跟山神提了几次,对方只是敷衍地弄了个避水珠挂在上头,至今还没派力土来修。
忙完这些事,李长庚撕开灵芝吃了几口,盘膝趺坐在蒲团上。谁知一个小周天还没搬运完,头上闪光,这是有消息过来了。
飞符化成一团光不停盘旋,就是不凝实降下。李长庚叹了口气,他这个洞府在诸峰林壑的最深处,固然幽静,但飞符却不易感应,只有攀到山顶才能凝实。
他有心明天再收,可脑子里总惦记着,索性捶捶腿下了蒲团,吭哧吭哧爬到九刹山顶。登顶的一瞬间,团团光华闪耀不休,仙意宛然,他把观音发来的飞符一口气全收下了。
第一条是:“老李,双叉岭上玄奘遇见刘伯钦之前,遇到过一只老虎,我登记成第七难了。”
第二条:“老李,两界山玄奘收孙悟空当弟子的事,我登记成第八难了。附件是揭帖,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