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庚拿过揭帖一看,整个渡劫过程和之前大雷音寺的方略没太大区别,只有一点不同:那乌鸡国主得救之后,自愿把王位让给玄奘。玄奘坚决不受,乌鸡国主便回归王座,师徒四人继续西行。
至于那头作祟的青狮,则被文殊菩萨及时接回了天上。??l
而沙僧既没和妖魔大战,更没有牺牲,不显山不露水,在揭帖里几乎没有存在感。
可李长庚知道,揭帖越是平实,说明背后越是风起云涌。观音八成是用上了什么极端手段,逼退了青狮,让文殊菩萨无功而返。只是乌鸡国主为何放弃当金身罗汉的机会,却无从得知。
糟糕,糟糕,那我岂不是失约于观音了?李长庚内心微微一震,缓缓放下揭帖:“这是金蟾的缘法到了啊。”西王母道:“既化解了恩怨,又保举了前程,这都是小李你耐心劝解的缘故,真是高明,高明。”
看来嫦娥果然没有失约,他安排好了金蟾,她也向西王母吹了风。李长庚暗自松了一口气,他隐隐感觉到,这份因果,似乎也与五百年前的事有关系……但不必细想。
“自从取经这事开始以后,小李你忙上忙下的,委实辛苦。织女一直跟我说,李仙师一心扑在护法上,没日没夜地操劳,她看着都心疼。”西王母慢条斯理地讲着话。
其实织女每天一下班就走,有时候还提前下班,哪看过李长庚加班的模样。西王母这么说,其实是充分肯定了他之前的工作成绩。
“不过咱们修仙之人呢,不能一味傻出力,也要讲究法门。有张有弛,才是长生之道。”西王母讲到这里,意味深长地顿了一下,“如今从启明殿主改成提举下八洞,你可有什么想法?”
“修仙之道在其心,不在其形。大道无处不在,哪里都有仙途上法。”
西王母听李长庚表了态,很是欣慰:“我知道你在忙西天取经的事,不过那说到底是灵山的活。咱们天庭帮衬到这里,也算仁至义尽了。你这样的道门菁英,总不能一直为他们释门鞍前马后地忙活,长此以往,主次也不分了。”
李长庚连连颔首。西王母这一番话,既是敲打他之前的举止有些逾越,也是暗示天庭从乌鸡国之后,不再主导取经的护法方略,最多就是配合一下。
也对,玄奘的二弟子三弟子都是天庭的根脚,灵霄殿占了不小的便宜,是时候收手了,不然真的跟灵山“主次不分”了。而且这样一来,李长庚调任别处,也有了明面上的理由,显得不那么突兀了。金仙们的考虑,真是滴水不漏。
这时浊念元婴又晃晃悠悠从地上站起来,擦擦鼻血。李长庚小心翼翼道:“听说金蝉子不在灵山传承序列之内,正途弟子们一直有些不满,我道门确实不好介入太深。”
这是一个伪装成陈述句的问句。佛祖何以一心扶持玄奘西行?到现在他也没想明白。
西王母哪里听不出他的意思,眼睛一眯:“小李你这元婴还不太精纯啊!”李长庚连忙俯首,一身冷汗,自已怎么一下没把持住,又多嘴了。西王母见他态度诚恳,淡淡说了一句:“灵山之事,互为因果,等你得证了金仙境界就明白了。”
她这一句话信息量很大。李长庚一时间脑子飞快转动。
互为因果?就是说,佛祖扶持金蝉子,引起正途弟子抱团不满,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理解因为正途弟子们抱团,佛祖才要扶持金蝉子?
灵山传承有序,意味着所有修行者都要循正途修行,皆会化为体系的一部分。李长庚知道,体系这玩意儿一旦成长起来,就会拥有自我的想法,就连佛祖的意志也难以与之抗衡。佛祖大概对正途弟子抱团多少有点无奈,这才决定开个方便法门,从正途之外引入些新人。
怪不得大雷音寺在取经途中各种微妙的小动作,与法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