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庚弹了弹袍角:“所以这件事,果然是和大闹天宫有关?”
地官大帝眼皮一抖,先前他听说灵山两个菩萨过来,审了一通启明殿主,却铩羽而归,如今自已一审,果然不好对付。他虎起一张脸:“你不要试图打听,这不是你该知道的。快回答我的问题。”
李长庚闻言失笑:“大帝,我若不知秘密,怎么去挑唆六耳举发?若我知道秘密,你现在藏着掖着,又有何用?”
地官大帝发现自已不知不觉被李长庚绕进去了,恼火地一拍桌子:“反正经过初步排查,李殿主你这次回天庭后的举动和言谈,已经逾越了合理范畴,我劝你早点交代清楚比较好。”
李长庚淡然道:“我一定事无巨细,一一禀明,绝无隐瞒。”
他知道此事背后肯定有玉帝意旨,所以并没打算对抗。
之前展现出的种种姿态,不过是要杀一下地官大帝的威风,争取到更主动的位置罢了。
地官见他服了软,也不好继续逼迫,遂留下纸笔,让他把这次回天庭后的事情全部写出来,不得有半点遗漏。李长庚也不客气,开口道:“听闻三官殿的茶很好喝,能不能给我来一杯?”地官大帝冷哼一声,吩咐人端来一杯,然后起身离开斗室。
李长庚先缓缓啜了一口茶,然后提起笔,在纸上龙飞凤舞地写起来。随着仙纸上落下的墨字增多,他的思路越发清晰。
关于在广寒宫、兜率宫和地府的谈话,他并没有隐瞒,因为三官殿肯定会去找嫦娥、老君和崔判官交叉求证。唯独和吴刚之间的交流,被他刻意忽略了太白金星没撒谎,吴刚提供的关键信息,是通过劈树的裂隙交流的,从来没讲出来。
只要那段“对话”没暴露,他就不算犯大错误。
太白金星在启明殿做得甚久,虽说多是俗务琐事,无关修道宏旨,但他得以洞悉仙界种种纠葛与规则。此时他脑中反复推演、弊利删留,正好理清思路,与脑内的过往经验印证。写着写着,他感觉到玄机冲发,道心守中,举一气而演万物,万千因果自行衍变。有意无意间,一个可能的真相徐徐浮现在灵台之中。
那一场震惊三界的天宫大乱,恐怕不是孙悟空干的,至少前一半不是。他是替另外一人背了锅,而且那一人的身份几乎可以肯定是二郎神。
这一伙人平日里就放浪形骸,啸聚乱来。李长庚猜测,当日他们大概是去蟠桃园喝酒,喝得酩酊大醉,不知谁起头,跑去瑶池把蟠桃宴搅了个乱七八糟,然后又乘着酒兴去骚扰了广寒宫。
这桩祸事呢,说大也不算太大,无非是打伤了十几个力土侍女,损失了几十坛仙酒,砸碎了几百套上品盘碗碟盏而已;说小,可也不小,蟠桃宴是顶级大宴,上中下八洞神仙都会莅临,突然被迫取消,影响极其恶劣。x?
玉帝和这个外甥关系虽然一般,毕竟是自家人。自然有体已的金仙出面混淆事机,把他从这场祸事里择出来,再寻个旁人把罪名担下。昴宿和奎宿都是正选星官,只有孙悟空是下界上来的,没有根脚,又有闹事的前科,扛下这口锅最为合适。
为了防止有心人窥出端倪,金仙还刻意拨乱时序,隐去了广寒宫之事,前后安排了蟠桃园窃桃、兜率宫窃丹两次假事故,和蟠桃会的乱子连缀在一起。
如此一来,在揭帖里体现出来的,便是一个严丝合缝的故事:孙悟空先在蟠桃园监守自盗,然后大闹瑶池蟠桃会,再去窃取金丹,酒醒之后畏罪潜逃下界这故事因果分明,动机清晰,风格也符合孙悟空能力与脾气两头拔尖的一贯形象,绝对是高人手笔。
是以揭帖一公布,天庭无人疑心,就连李长庚听说之后,都觉得“这确实是猴子会干出来的事”,不疑有他。
说起来,这也算是护法的一种,所有的劫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