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庚睁开眼睛,拍拍前方推云童子的肩膀。

祥云在半空拐了一个弯,不一时到了南天门。李长庚进了南天门,远远望见启明殿,深深叹息一声,也不过去,径直去了兜率宫。

太上老君这次倒没在丹房,而是在锻房满头大汗地忙活,屋里叮咣叮咣火星四溅。金、银二童子在旁边稳砧的稳砧、握钳的握钳。三人都裸着上身,打得浑身汗津津一片。

天庭的高端法宝和丹药,大多出自老君之手,是以他地位超群、人脉广,八卦新闻也是源源不断。

李长庚一进屋,一股子三昧真火味扑鼻而来。他跨在门槛上,眯起眼睛冲里头喊:“老君,老君你出来,我找你有事。”太上老君放下锤子,吩咐两个童子看好火候,拿起一条仙巾擦擦脸,从锻房走出来。

“听说你之前被三官大帝叫去喝茶了?”老君一边扯过八卦道袍披上,一边问。

“哪有的事,我那是去见黎山老母!”李长庚见老君眼里闪过一道诡异的光,连忙又补充了一句:“还有文殊、普贤两位菩萨在旁边。”

不第一时间把事情说明白,被老君瞎传出去,届时他跳进天河也洗不清。

“跟你说话真没劲,滴水不漏。启明殿的人都这样?”老君抱怨了一句,然后盘腿坐在蒲团上,又开始盘他那个金钢琢,“你来我兜率宫有何贵干?”

李长庚懒得绕圈子:“取经的护法到了关键时刻,我想借调你两位童子下凡一趟,客串一把。”

老君看看锻房,里面俩童子打得正热闹。他哈哈一笑:“他俩要知道,肯定乐死了,整天惦记着下凡去耍。你什么时候用?准备去哪儿?”李长庚说:“方略还没定,反正就是最近,在玄奘取经路上寻个地方。”

“玄奘走到哪儿了?”

老君长袖一招,一张舆图飘至两人跟前。李长庚拂尘一打,把玄奘的位置标上去。老君双眸倏然一亮,指向其中一个点:“你要是还没定渡劫的地点,干脆我给你建议一个地方如何?”

李长庚定睛一看他指的那地方,确实是在取经路上不远,叫平顶山。他总觉得这地方很熟悉,搜肠刮肚搜索了一回,恍然道:“这……这不是三尖峰吗?”老君嘿嘿笑一声,右手把那个金钢琢转得飞快。

三尖峰这地方,李长庚可是很熟了,或者说,整个天庭都很熟,它有个诨名叫作“天材地宝山”。

五百年前孙悟空大闹天宫,老君用金钢琢砸中妖猴,立了大功。当时就有神仙建议,应该多炼几套法宝,防止类似事件发生。老君表示,炼宝要三昧真火,兜率宫炉子有限,提议在地上另选一处炼宝之地。

这炼宝之地,就选在了三尖峰。

最初的计划,是要劈开中间的山尖,起一个老君炉,开工以后数不清的天材地宝往里扔;等工程进展到一半,老君忽然说风水不对,地眼应该在右边的山尖。结果又得改劈右边的山峰,天材地宝再扔一次;眼看行将完工,杨戬站出来说他当初也有贡献,不能光起个老君炉,还得有个二郎庙。于是左边的山尖也被劈开,又一批天材地宝砸下去。好不容易建成了,二郎神来转了一圈,嫌劈山的手法有影射他当年旧事之嫌,不肯开光,庙遂废弃。结果三尖峰越劈越细,最后全塌了,只好改名叫作平顶山。

如此劈了建、建了劈,天材地宝扔了无数,足足五百年什么也没修成。所以私下里神仙们才戏称这里为“天材地宝山”。

李长庚为何知道得如此详细呢?因为这工程每次快要落成时,他都得筹备一次开光大典,光揭帖草稿就准备了几十枚玉简,结果每次都白忙活,这都快成了李长庚的心魔了。

老君见李长庚脸色有些古怪,亲热地拍拍他肩膀:“你放心好了,我多拿出些法宝给他俩带下去,保证给你把场面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