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消息来得比苏苑娘意料之中的要快,如今再想想,常伯樊投去西北战场的粮草,何尝不是向都城的一种投诚和示好。
这一次她又明白得晚了些。
“我打算把族长之位让出去,明天就把族老们找过来商量。”常伯樊说完要去都城之事,又朝妻子道。
苏苑娘的头颅朝着他略略一偏,“他们会答应吗?”
“许是会不答应,我先提罢,”从父亲到常家族人,常伯樊未得过他们太多的好,坏处倒是尝过不少,他身为一族之长,也未得过族人太多的尊敬,常家对族长的敬畏从他父亲那辈就彻底倒下了,他也无意花工夫去重振威严,倒不如前去都城另起炉灶,他沉吟了一记,道:“兴许会答应。”
常家到他们这代,不乏目光短浅之辈,他母亲又是樊家女,樊家被流放后,他父亲认为他母亲娘家的名声拖累了他和常家,老一辈有点名望的族老有少人也是这般认为,长达许多年都对他母子俩很是不屑、痛恨,在他起家的那几年,没几个人给予过他帮助,远不如还不想把女儿嫁给他的岳父的帮忙来得多,皆是目光短浅之辈,就是看他如今起势,但一旦他们一时的贪恋压过往后,他们也不是做不出这等事来。
常伯樊倒也盼着他们真接过他这族长之位,他这生也罢,可不想他为他的儿女仔细打下一片家业,他的儿女还要受常家的牵累,必须帮扶他们。
苏苑娘不看好,不过她对常伯樊摆脱常氏族长一位之事求之不得,她听罢颔首,道:“六公倒也适合。”
六公家已有有官身的儿子。
要是她最想谁能把这族长之位接过去,那就是非常文公家不属,常文公身为常氏一族最高寿的老人,临苏但凡姓常之人都要叫他一声老祖宗,他若是把这族长之位接过去,想来反对的
人最少,而依常文公的品性的心胸,带累常家想来也用不了许多,许在她有生之年,她就能看到临苏常氏的倒下。
这是苏苑娘最最想望的,可愿望与现实到底是差着一截,就拿常伯樊来说,他身为常氏族人,他就是不当这个族长了,可他到底姓常,他不重振常氏一族过去的荣耀已是他最大的私心了,亲眼见常氏族人走向灭亡是他万万做不到的,就为着他不为难,苏苑娘也不会让常文公那家人接过族长之位。
“不过,他也是最不愿的罢?”六公是个有成算的,就是有些许私心,却也看得清大局,就是有族长之位诱惑着,苏苑娘怕他也是不愿意。
“先看看。”常伯樊喜怒不明,神色淡淡。
苏苑娘歪头看着他,心想她的丈夫也是又在考验常家人罢?多少是有点这个意思在里面的。
常家人若是有过去的子弟,往后也免不了提携罢?
若换过去,知晓常伯樊有这等多余的心思,没有生下明则齐风的苏苑娘也难以接受,回父母身边的人只会更甚,如今明则齐风换来了她心口的一片宽阔之地,无论是来风来雨,她皆能坦然接纳。
这世道,人情牵扯是最容易分得开的,只有血脉相连是最不可能分得开的,那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缘牵连,岂是人想断就能断的。
常伯樊与她皆非圣人。
*
次日,常伯樊上午去了族堂,中午人还没回,常府就来了不少常家族人屋里的内眷,前后半个时辰,老婶大嫂子就来了不少,个个辈分都要比苏苑娘高一点。
这次走亲戚,家里的小辈一个都没来,小的都没带过来长见识,老人们一时府内见到苏苑娘,个个皆神情凝重,有那和善的挤出来的笑容都颇为僵硬。
六婆婆是午时到的,她带着此前帮着苏苑娘前去都城时主持过常府家计的长媳太白媳妇来了,她们到的时候,常氏一族如今拿得出身份能登门上常府的内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