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守孝、立家,如今娶妻大事已成,往后就是固本大计,在常家固本的期间,府中更不易生出那有碍前景的大事来。
还需再忍几年。
常伯樊含糊地笑着,未语。
自打一见面,常孝昌就看出了他这位堂弟的沉潜内敛来。
这种人,不是轻易表态之人,性子深沉,亦不会轻易与人交心,哪怕他们兄弟乃同舟共济。面对这个有望与他一道振兴常家的堂弟,常孝昌一时之间感慨万千,暂且不逼他说话,探手拍了下他的肩,“行事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是为上计,但也不能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中间的分寸,你要握住。”
“是。”常伯樊恭敬应道。
“回罢。”短短半日,常孝昌已尝出了常伯樊对他异于常人的尊重恭谦来,他这位身为家主的堂弟并未因他们京都常家与他父亲之间的闲隙与他有所隔阂,常孝昌乍见他的满意,暂时掩过了之前路中对他种种不妥的思量。
“兄长请进,伯樊先回。”
常伯樊提着灯,看着先前退下的下人聚拢过来拥护着堂兄进了忆风居,等门在里面关上了,他抬头看了一眼头上的门匾。
忆风居。
以前是忆风苑。
苑,苑娘……
他的苑娘啊。
常伯樊嘴角起了笑,眼眸温柔。
第 3 章 第 3 章
“老爷,到了。”
雨水未歇,常伯樊快步穿过挂满红灯笼的长廊,将至飞琰居,打灯的小厮躬身道。
门廊下,柯管家翘首站立,见到他来,低首浅浅一垂。
“回罢。”常伯樊吩咐。
“那小的回去了。”
“歇着了?”常伯樊进了门廊,往居内望去。
飞琰居乃他从小长大的地方,苑娘生性娴静,喜欢读书画绣,琴棋也颇为了得,在迎娶她之前,常伯樊便在飞琰居旁边小修了一排长房供她琴棋书画,长房纳入飞琰居,重修了门房,飞琰居较之前大了不少。
他这一望,只望到了寝房外面,雨幕中廊下的一点红。
“还没,老奴刚去门外问了,夫人身边的丫鬟说夫人在看书。”
“好。”常伯樊往里走,进去后,想着夜已深,便在门口与管家道:“府中可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