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确实让身子一下子暖和了起来,一碗汤才下肚,前方突然传来低沉悠远的集结号角声。

“敌袭敌袭!!”

这几日突厥大军时常进行这种骚扰战术,动不动就来这么一下,众人早已习惯,闻言只迅速前去集合,准备应敌。

两军阵前,已经养好伤的贺兰修仍是一派吊儿郎当的样子坐于马上,见到一脸沉肃的陈廷,唇角微微上扬,叫嚣道:“老匹夫,这战拖得时间太长了,两军皆是人乏马困,早就听闻你陈家军全是精兵强将,我突厥战士同样骁勇善战,不如就在此堂堂正正打上一场!”

“若我们输了,便投降退兵,永不进犯,若你们输了,便把我边境六城还回来,如何?”

投降退兵,永不进犯.......

这八个字可真是不小的诱惑啊。

若是没有突厥人,大周边境不知要安稳多少,打了这么多年仗都没停歇过,若两国真能和平共处,多少将士都能归家?

陈廷看着面上出现明显欣喜之色的手下,沉声道:“好。”

贺兰修明面上下了战书,见陈廷接了,心下暗喜:“那我们便定好规矩,你我双方各自排兵布阵,确定战斗队形,不准多出人,不许抢先进攻,战鼓一响便开打。”

“只出千人战斗,那其他人呢?”陈威大声问道:“北境军数十万大军,就站着干看着?”

贺兰修:“一战定胜负,少些战士死亡不是更好?就一千人,其他人都在原地不许动。”

这么一想确有几分道理,其余人没意见了,看向自家主帅,见陈廷也点了头,不由自主高兴起来不是他们看不起突厥人,就这帮只会横冲直撞的蛮子,怎么比得上他们特殊训练出来的精兵?

在陈家军面前,北蛮人体型上的优势都占不到,只会变成更好挨揍的大块头罢了。

只是贺兰修这个只准千人战斗,其余人只能留在原地的规矩实在有些古老了他今日是来下战书的,正式约战还在三天后,三天后,一战定胜负,甚至不需要陈廷亲自出马。

回去之后,几个将领越想越不对,聚集在帅帐同陈廷商议:“贺兰修诡计多端,我们真能信得过他一战定胜负的说法?万一他绕后偷袭呢?”

“是有这种可能,不过若是放在贺兰修身上却不一定了,这人最重信用,虽然多用奇兵轨计,却都是光明正大......他既然主动提出了,应该不至于反悔吧?”

“他想绕后也得有路可绕,我等将边境城池守的跟铁桶一样,他拿什么绕后?”

“三日后看,那贺兰修若是亲自在场,应当不会有什么问题......”

这话没说完,就被另一人打断:“你忘了北境还有个早跟贺兰修同气连枝的反贼了?我是不相信他会这么老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