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绢打听的塘泥也没消息,她又不敢往更远处去,只在巷口那条街上打问,这附近没有养荷花的人家,难怪打听不出来。
那就还让平湖去万荷园那里打听吧。
徐知安四更多起来,走时不放心玲珑,硬是将她从被窝里挖起来,嘱咐了一些话,可惜玲珑困的厉害,他说了什么也没听明白,只是迷迷糊糊的点着头,他话音儿一停,她立时就睡的不知西东。
昨日转了一天,回来又看着满满一大箱的银子兴奋的睡不着,在炕上跳腾了半夜,两人又计划了许多事,期间难免唧唧咕咕亲亲热热了几回,近二更天才睡着。
徐知安知道玲珑大抵是没听清楚他说了什么,又不忍心再吵醒她,就出门交待了贺嫂子。
今日可能会有两个门客来家里,若来了,就先让他们在前院挑个屋子住下,等他回来再做打算。
贺嫂子应了。
玲珑醒来时,太阳已过了院墙了,她从没起的这么迟过,尽管如此,脑袋依然有些昏昏的,她记得徐知安跟她说过些什么,然而却一句都记不得了。
吃了早食,贺嫂子才说家里或许要来门客的事。
等了大半天,门客没来,徐知安却早早就回来了。
今日才消假上值,就接到了调令,准他入工部,任屯田清吏司执掌。
连升了两级,时任正五品职。
这一纸调令,将两人前一晚做的计划尽数推翻,两人面面相觑,互叹一声,难怪人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呢,果然如此。
64. 世事如流水轮转不休 家事国事一时抛于……
家里来了两个门客, 说是门客,就是没有签身契的雇员,一个四十多岁, 姓江,缕试不中,再考下去也是蹉跎,索性弃了应试, 上诸官家门自荐做门客。高门大户进不去,就挑些官位不尊、身边正缺人手的小官员家去, 求得一职, 养家糊口, 后被同乡荐给了徐知安,徐知安与他见过一面,觉的此人虽愚直, 倒也不是不可用,就同意他来徐家暂做一阵子管事。 另一人二十多岁,也姓徐,叫大船,是惯常跑码头的掮子,人很灵活, 只是在码头时年轻气盛得罪了那里的大掮客,没了活计,被逼不得已去往商会找生计,得知徐知安想找个机灵能干的人,黄家主就将他推了过来。
江管事就在外院做事,徐大船只听玲珑的使唤。
会试第三天,林侍郎派人将先头打制的一批农具送来, 玲珑叫徐大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园子全翻一遍。
徐大船虽然有些惊愕,还是花了半日将园子尽数翻了,又花了半日时间将院里边边角角的杂草瓦块都清理出去。到底是跑过码头的人,有聪明劲儿,也有眼色,他看家里这几个都是文文弱弱的妇人,每日还会早早将家里前后水瓮都装满,烧火用的柴也早早劈好垛在柴房,由贺嫂子方便取用。
平湖打问了两车塘泥,只是人家嫌货少路远不愿意送,自家花钱雇车去拉又不值得,然后就没了下文。
徐大船去万荷塘与买主交涉,以每担七文的价格一次性定了二百担塘泥,让人家送来徐府。回来后就与前后巷的人家们通了话,问谁家要塘泥,每担十文的价格。这巷中住的人家,要么种菜,要么养花,还真有人要,一下午给人订出一百多担,余下的塘泥,徐家尽够用了。
塘泥运来那日,徐家门前围满了人,泥臭味飘了三丈远,不过再怎么着,也比粪水好闻,吵吵闹闹了一下午,各家挑着塘泥走了,大门前还遗了一些,扫一扫,又是两簸箕,徐大船又给端回来,倒进园子里。
整个园子土层增厚了几寸。
果然是个做生意的料子。
玲珑与他闲谈间,问他为什么不继续留在商会中,似他这样的活络头脑,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