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一条条比对,将双方的纠纷与分歧都找出来,再商订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约定,你看如何?”
徐知安认真想一番,点头到:“极好。”
然后两人就以这个事情商量了一路,回到衙里顾不得歇,又一起进了书房,将一路商量过的事项都写下来……
贺嫂子看两人这架势就发愁,第一次这样还是在京里,姑娘在书房里写写画画了几天,没多久,小郎就换了官职;第二次这样还是在京里,小夫妻又在书房里写写画画几天,没多久,京里就死了一些人,然后小郎就离了京……这一回,又不知该生出什么事了。
家国大事,她一介妇人甚都不晓得,只知一件,家里的主子们该饿了,她要做饭了。
活了几碗面,叫黄绢摘些菠菜,氽过水剁碎放着,她找了块腊肉洗干净切成丁,又打了几颗鸡蛋炒出来,还炒了一小碟花生,最后把这些东西都混在一起调成馅,包成馅饼状,放油锅里炸熟。
没煮汤,就烧了一壶茶水,连烧饼带茶水一并送进书房,这两人一忙起来就顾不得吃饭了,做些瓷实顶饿的吃食放书房,饿了之后随手拿一个就能吃,就算冷了也不打紧。
这天就这么过了。
第二天开始,徐大船也被喊了过去,一连两天,两人吃睡都在书房里,才差不多弄出一份不太完整的预策来。
笔一撂,玲珑就伏在案上:“不行了,脑壳都空了,我得歇一歇,谁也不许喊我,我要睡到自然醒……”才说着,人就睡着了。
徐大船这几日也被折腾的不清,不论睡着醒着,耳边都是一声声催命似的问:“三七每斤价几何,川穹每斤价几何,花椒每斤价几何……笋干收价几何,玉兰片收价几何……生丝每缫卖价几何,细麻几何,粗麻几何,土布价几何,细锻几何……”有时问收价,有时问卖价,他知道的好说,他不知道的要记下来,回码头后继续打听。
玲珑一睡着,徐大船看了徐知安一眼,徐知安一摆手,他就无声告退,出了书房,忙不迭的去了前院,往屋里一回倒头就睡。
且等睡醒之后再回码头吧。
徐知安等徐大船退出去后,才起身将玲珑抱起,放在榻上,自己也脱鞋上了榻,扯下被子,拥着她一起睡了。
101. 第101章 略
玲珑该做的都做了, 余下的事该交由徐知安去办,官场与商场一样,都得互相博弈, 只要他手头上的资料足够,就能与商号们博个彼此都得利的双赢局面。
往苏北去了信,往西安去了信,往京城去了信, 都戳了官印,所以信件会很快的送达每人手中。
徐知安在自己的战场上, 忙碌不休, 忙着召集各寨首领们商量垦田的事, 忙着下发关于贫农开垦出的新田免三年粮税的事,还要打发目吏们往各个散松的村子去做通告,还要安抚因垦田一事而带来巨大反应的地主氏族……
玲珑也忙, 忙的都是人情来往,同知家嫁小女儿,得去添妆,主薄家的孙儿满月,也得送满月礼,在徐知安跟前得用的十来个目吏们家里也有这样那样的事, 还得送上一份抚下礼物,都是世吏家族,现在顾不得整顿,就只能先抚着,等时机到了再说。
还有布政使府上,巡府、总督,按察司府, 只要遇上个婚丧嫁娶的,都得随个份子礼,本来就薄的小库房,又空了。
又收到苏北的来信,茹婉也要出阁了。
玲珑拿着信看了半晌,又找了徐大船来,给他五百两银,让他买些花色鲜艳些的蜀锦蜀锻和雪银打制的饰物,彩色宝石,药材香料,以及蜀中出产的皮子,土布等物。
她和贺嫂子两个紧着剪裁了几套冬衣,打包了些药丸子和香丸子,风物志的书册,又装了几麻包的山货,都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