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又高兴起来,夸完福王后,正宁帝又对萧景曜夸起皇太孙来,昂着脑袋得意道:“上书房的夫子们提到皇太孙就赞不绝口,这么繁重的课业,难为那孩子竟然坚持下来了,还每一门都学得不错。”
萧景曜也不由扬眉,这哪里是不错,分明已经到了优秀的范畴。早知道上书房的夫子们可比外头最严厉的夫子还要严苛。他们自觉教导的是未来的储君,对皇太孙的标准明显不会和其他孩子一样。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像小汤包现在还开开心心地到处疯玩,高兴起来随性在地上打几个滚也没人说他,想背书就背书,不想背书也没人压着他背,就算是想去树上掏鸟窝,都有宠他的护卫教他爬树。一堆护卫还分工合作,一个负责教,另外几个准备好梯子,围成一圈,还在树上铺了厚厚的一层棉被。就为了小汤包能玩得开心,要是不慎从树上摔下来,也不会受伤。
搁小皇孙身上,这就叫不务正业,耽于享乐,愧对圣人,不论是言行举止还是学识水平,都是负分。
更别提皇太孙现在学的内容不仅有儒家经典,还有新学。也就是说,皇太孙以小学中高年级的年纪,学习中学内容,文科难度估计还要比初中内容更难一点。
面临的还都是一堆高标准严要求的老师。
能得到所有老师的夸奖,皇太孙的表现,岂止是优秀两个字能够形容?
萧景曜也是教过皇太孙一阵的人,当即就和正宁帝“据理力争”,严肃地指出,陛下您对小孩子这么严格是不对的,小孩子做好了就该多夸夸。某些已经长大成人好多年的伪小孩儿就得该揍就揍,不能让他太?N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