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1 / 2)

若是家中有亲人要下场的,都要回避,不能做考官。妻兄不在此列,萧景曜想拿顾希维今年下场之事推辞掉副考官的位置都不行。

这一届的考官,当真是金光闪闪。

主考官,阁老之一,即将成为首辅的胡阁老。

副考官,六元及第的传奇状元,位列三品的大理寺卿萧景曜。

还有三位同考官以及五经考官,都是翰林院中的翰林,履历也十分唬人。

比如那位神采奕奕的中年山羊胡,正宁元年的状元。

他旁边那位胖乎乎宛若弥勒佛的翰林,正宁三年的状元。

状元含量极高,最低都是传胪起步,没考个全国前五,都没资格进这个考官团。

放眼望去,一步一状元,三步一探花,岂不是金光闪闪,要闪瞎考生们的眼?

萧景曜跟在胡阁老身边,决定出题都听胡阁老的,自己只来刷个履历就行。等到判卷的时候,自己再从中看看,有没有得用的人才。研究院都并入朝廷了,公孙覃也成了五品官,从进士中薅点数理化人才,不过分吧?

点亮科技树,人人有责!

兴冲冲赶到京城准备和萧景曜来个多年好友重聚京城的感人场面的余思行自然没有如愿,得知萧景曜成了这届会试的副考官,余思行更是感慨万千,当年他和萧景曜还是同窗,他甚至还是萧景曜的师兄,结果现在萧景曜都成了他的考官了!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简直大到令人难以置信。

余思行很是为萧景曜高兴,拒绝了萧平安请他去萧府的邀请,免得给萧景曜惹来非议,自己住进了会馆中。

而后,萧景曜当初写的那一份科举资料,瞬间又卖断了货。

第093章

萧景曜现在都跟着胡阁老一起住进了贡院, 自然不知道他的科举资料又卖爆了,也不会想到这茬。他不过是个副考官而已,考生们不去想办法买胡阁老的文集, 买他的科举资料作甚?

考生们的想法就简单直白多了,谁不知道萧景曜的丰功伟绩呢,买完一套他编写的科举资料, 指不定比去文昌庙里拜一拜还管用呢!

对此,顾希维和余思行齐刷刷点了个赞。没错, 他们也是这么想的,并且连文昌庙都没去!

那么多人, 几乎每个准备下场的考生都去拜文昌星君了, 文昌星君要是真的显灵, 岂不是所有人都要保佑一下?

所有人都得到了文昌星君的保佑, 等于所有人都没得到保佑。

不愧是年纪轻轻就能中举的聪明人, 这么轻易就看透了内卷的无用。

邓氏书局再次赚了个盆满钵满, 估计这次又能给萧景曜一笔不小的分红。其实书籍这种东西,盗版起来还是挺容易的。后世又禁不了盗版, 更别提现在了。只不过萧景曜现在都已经是三品大员了, 自古民不和官斗,要是山高皇帝远,商户们还能敞开了搞盗版,有钱不赚王八蛋。这不是在京城嘛,萧景曜的眼皮子底下,哪家书局敢光明正大搞盗版?

到时候都不用萧景曜出手,许多读书人知道内情就能将这个搞盗版的书局给骂到关门。

读书人, 要脸。书局要赚读书人的钱,自然不能在读书人那边坏了口碑。以至于现在邓氏书局每天客似云来, 同行们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大赚特赚,完全没有插手的机会。

真是令人眼红!

萧景曜倒是不知道他又能收到一大笔进账了。这些年他的俸禄一直在涨,齐氏和师曼娘名下的成衣铺也能挣不少银子,萧家人口又简单,正宁帝和福王又动不动给萧景曜一大笔赏赐,萧景曜从来就没缺钱花过。

对于银钱,萧景曜一向看得很淡。他上辈子更享受拼搏的过程,并不特别在意生活奢不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