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镜。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个报纸的版块页是花钱买来的。
二十万两银子呢。
商人们:什么?有这等好事竟然现在才告诉我?来人,收拾东西,我要火速进京!
不抢先在报纸上刊登个版面,怎么把竞争对手那个狗东西给搞下去!
不就是二十万两银子吗?相比起扳倒对手后自己能吃掉的市场……嘿呀什么二十万两银子,那就是渣渣!
就算进京没谈下来在报纸上刊登自家东西之事,他们也能想办法去求内务府的管事,看看能不能大量采购玻璃镜,回乡后再卖。
萧景曜一听,好家伙,赚差价的中间商啊。不愧是精明的商人,后世多少商业手段都是老祖宗们玩剩下的?
这期间,萧景曜也没闲着。在给了正宁帝一点小小的聚宝盆手段的震撼后,萧景曜决定再给正宁帝和阁老们一点科技的小震撼。
萧景曜去找了苏世安,在对方的安排下,和一个管事内侍一起去了琉璃坊。
现在琉璃坊的工作量更大了,各家的订单太多,匠人们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但他们心里也高兴,玻璃镜卖得好,陛下心情也好,大手一挥给他们都涨了工钱,这还有什么不高兴的呢?现在大家干活的积极性格外高。
萧景曜也不废话,让一个手最稳最巧的匠人试着来磨镜片。
两个月后,萧景曜开开心心地将一副简易眼镜呈给正宁帝,“陛下,您戴上试试。”
正宁帝在萧景曜的指导下,将眼镜戴上,当场就惊呆了。
第063章
萧景曜早就发现正宁帝和六位阁老们的视力问题了。作为中书舍人, 萧景曜自然是要跟在正宁帝身后,正宁帝和阁老们处理政务的政事堂,萧景曜同样是常客。
这一看, 哦哟不得了,李首辅看个奏折,右手伸直脑袋后仰, 一看就是老花眼。再一看,其他几位阁老也没好到哪儿去, 或多或少都有点老花眼。
至于正宁帝,萧景曜见他看东西时常眯眼, 太子也有这个习惯, 所以正宁帝猜测可能这对至高无上的天家父子是近视眼。
突然就觉得皇家也接地气了呢。
仔细想想貌似也没毛病, 这年头儿又没有电灯护眼灯, 读书人寒窗苦读挑灯夜战, 不管是点灯油还是点蜡烛, 亮度都不能和电灯同日而语。数十载苦读下来,成了近视眼好像挺合理。再说了, 这会儿也没有玻璃, 不管是纸还是轻纱糊的窗户,透光程度没有玻璃高,屋里的光线也没有玻璃窗的屋子好。天气晴朗还好,阴雨天,光线不太好的冬天,在屋里看书也费劲儿。
正宁帝当年在先帝的高压之下,没少发愤图强拼命看书, 从书中寻找破局之道。太子是正宁帝一手教导出来的,不管心性如何, 学问还是十分扎实,并非草包。说起来大齐皇室还挺重视皇子的教育的,除了福王那个奇葩,其他几位皇子的功课都十分不错,四书五经,经史子集,天文地理,不说样样精通,也能算是样样都有所涉猎,知识面极广。
就算是吵着闹着不爱念书的福王,也愣是被正宁帝塞进不少学问和本事。
萧景曜在养心殿见到福王滚进来出场那回,福王被正宁帝压着算账,一手算盘打得啪啪响,手指灵活算数飞快,单就那一手算账的本事,不管将他放在哪一处,都不会轻易被人糊弄了过去。
还未成年的那三位皇子,听上书房的先生们说,也十分聪明,一点就通,更难得的是还没有刺儿头,不在先生们面前摆皇子的架子。萧景曜见过上书房的先生们拿过来的三位皇子的功课。摸着良心说,以他们的年纪来看,这份功课写得相当不错,拿个中上等完全没问题。
只能说,正宁帝生的这些皇子,质量还挺不错,每个都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