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起官场这碗饭。
太子去查宁王对萧景曜做过什么事的行为,没有刻意瞒着正宁帝。或者说,太子的大部分动作,都瞒不过正宁帝。
这就是住在东宫的不好之处了。东宫也在皇宫中,只要在皇宫中发生的动静,就很难瞒过正宁帝的耳目。太子今天吃了些什么,换了几套衣服,召见了哪些人……只要正宁帝想知道,就一定能知道。
这也是成年皇子们出宫开府后,太子越来越焦躁的原因。
以前皇子们都住在宫里,就算有什么心思,也不敢有大动作。上面还有个正宁帝看着呢。
成年皇子们出宫开府后就不一样了,他们有王府属官,有权有钱,又没有正宁帝盯着,自由度比太子大多了,可以招揽更多的幕僚为自己出谋划策,也能更好地拉拢其他官员。
每天散值后,或者休沐日,邀几位同僚一起喝酒踏青赏花,不是十分正常的事吗?
宁王开府后,朝中宁王党数量急剧上升,就能看出来宁王出宫后确实势力大增。
太子呢?他但凡接见一个不是东宫属臣的大臣,消息就能立马传到正宁帝耳朵里。
宫里又不只有正宁帝和太子,还有那么多嫔妃呢。贵妃掌管后宫,想知道有哪些人进宫了,不要太简单。她又还算受宠,正宁帝隔三差五就会去她的殿里坐一坐,要给太子上眼药,简直一点难度都没有。
更何况,野心勃勃盯着太子之位的,又不是宁王一个人。后宫中有不少妃嫔,虽然争斗不断,但在给太子上眼药这方面,又不约而同地达成了一致。
无怪乎太子忧愁后宫没有为他说话的人。
另外,皇子成年开府,就意味着皇子能参政了。眼下几位王爷都领了差事,被正宁帝安排进六部历练。
这也是皇子们拉拢支持者的好机会。不是谁都像福王一样,一心只想摸鱼,当值就睡觉的。
而参政的机会,在宁王等人还未成年之前,原本只有太子能有这个特权。
正宁帝对太子确实好,像是要借着太子补偿当年那个被父皇冷落的可怜的自己一样,正宁帝对太子很是大方,立了太子后,太子还未到参政的年纪,正宁帝已经让他去养心殿读奏折,处理政务了。
太子也争气,言行举止以及能力都让正宁帝十分满意,是正宁帝心中最优秀的儿子。
等到宁王他们出宫开府,参政之后。太子优秀,宁王等人也不差。两边的差距其实是在缩小的。正宁帝作为父亲,自然欣喜于儿子们能干。但作为哥哥的太子,对此就只能感到焦躁了。
打个比方,以前太子在正宁帝心里是能拿90分的优秀好大儿好太子,其他孩子是60分的好大儿。现在太子还是90分,而宁王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能拿到80分,正在往90分前进。
这其中的差别,后世上过学的人都知道。学霸成绩好那是应该的,学渣们异军突起直奔第一而去,那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现在太子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困境。
但有时候,劣势也能利用一下。太子故意去查萧景曜,这事儿,已经从儿子那里知道了萧景曜的重要性的贵妃怎么可能不知道,多么好的给太子上眼药的机会啊。贵妃一点都没闲着,在正宁帝来她宫里坐坐的时候,贵妃状似不经意地提到了太子好像和萧状元不太和睦一事,并担忧道:“不会是萧状元的父亲惹了承恩公不快吧?”
贵妃一张嘴,把承恩公都牵扯进来了。本来太子在正宁帝的心中的分量就不轻,再加上一个承恩公,正宁帝自然牢牢记在心里,而后就让人去查了太子最近在干嘛。
想当然耳,太子能查到的东西,正宁帝自然也能查的到。
看着案几上摆着的资料,正宁帝的脸色不由沉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