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的换到了啊。”
女郎的母亲有些诧异,但还是高兴的把汤倒了一半出来,放到陶釜里热了热端上桌,让孩子们配粟米粥吃,现在天?气冷,汤水放个两三天?一点事都?没?有,剩下的一半可以明?天?再喝。
“叶娘子说了,下水她们也收呢。”
内脏这东西?洗起来麻烦又没?多少,还要用许多的油炒才好吃,女郎觉得?还不如换些汤回来,也免了阿娘顶着寒风洗下水,最后一人?也就吃上那么一两口。
“怎么收?”
喝了口温热的骨头汤,女郎的阿娘也有些心动。
……
“看会了吗?”
叶娘子转头问道,她马上就要带着流动摊位出门,不可能?一直守在这个收购点。
“会了。”
荀娘子很有信心的点头,收购点的工钱丰厚,干的活也轻松,也就是她会用秤砣,手上的功夫准,又长着一张和善的面孔,不然可轮不上这么好的工作。
“那我走了。”
做不好大不了换人?,这点损失她能?承受,叶娘子想?的很开?。
骨头汤的销路很好,意味着需要大量的货源,单靠猪骨显然没?办法满足叶娘子的需求,所以叶娘子在跟徐墨阳商量以后,开?启了一个零散收购点,主要货源便是这些穷人?家不好做的下水和边角料。
木桶在女郎们的帮助下被搬上了板车,叶娘子熟练的驾着驴走人?,为了尽快打?响骨头汤的名声,也为了尽快让别人?发现这里面的商机,自己过上批发商的好日子,叶娘子决定先骑着心爱的小毛驴去河州卫的另一边做个示范。
“新的商机已经出现,小贩怎能?停滞不前,来青竹街,买骨头汤,差价赚的多清闲……”
叶娘子哼着怪腔怪调的歌,悠悠闲闲的坐在铺了八层垫子的板车上,骨头汤的香味即使盖紧了盖子,还是丝丝缕缕的从缝隙中飘出来,混着茶叶蛋的香味,引得?路边的人?频频回头。
顺顺利利的到了河州卫的另一边,叶娘子先往相对繁华的街道上走了一遭,也没?多说话,木桶上的盖子一掀,汤勺汤碗一摆,吆喝一句一文?钱两碗,两文?钱五碗,生意就这么做了起来。
“卖骨头汤喽,生娃补身?子的鸡鸭汤,小孩儿长高的牛羊汤都有喽,一文?钱两碗,两文?钱五碗,带回家够一家人喝喽”
吆喝生意也和许多事情一样,都?是万事开?头难,叶娘子也不是第一次吆喝着做生意,在卖出茶叶蛋的时候就练出来了,只是一些卖货的词还要徐墨阳帮忙编。
“这汤真的能?补身?子?”
一个四十多岁的娘子停下了脚步,眼睛盯着叶娘子,她身?上的衣物?有几?个同色的补丁,生活应该也并不宽裕。
“我也跟您说实话,这汤是我从另一头的青竹街徐家摊子买来的。”
叶娘子见周围的人?都?竖起了耳朵,很自然的提高了声音。
听到了吗,青竹街的徐家摊子能?买到!
“那边熬汤用的都?是当天?的新?鲜骨头,猪骨牛骨羊骨……什么骨头都?有,光是熬汤的陶釜就买了超过十个,雇佣的女郎据说有大几?十个。”
听到了吗,食材品质保证,供应充足!
“那边的消息您一打?听就知道,骨头汤在徐家摊子是一文?钱三碗,在那边也能?不限量的喝,我买来运道这边,也就是挣个驴的草料钱,一来一回靠走要两个时辰。”
听到了吗,价钱出来了,路上花费的功夫也出来了!
“这汤都?是清汤,肉就别指望了,但也是废了不少柴火时间才能?熬出来的这种颜色,还加了不少调料,那骨头里面的好东西?都?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