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大年初二, 苏窈和三姐商量还了,一块回杨树生产队探亲,也和大嫂打了招呼。

去到杨树生产队, 老远就见到李老大微驮着背在村子晃悠。

十三年过去了, 李老大也从三十好几的岁数,到了将近五十的年纪。

虽然没满五十,但瞧着就很老了。

听大嫂说,他现在见到她,屁都不敢放一个。

他没钱赌了,就只能是在家里耕种那一亩三分地,勉强饱腹。

为了不让他瞎蹦跶,青杏每个月会给他五块钱,但也仅此而已。

李家老大见着他们,便灰溜溜地跑了。

苏窈t?他们也没太在意这么个人。

一路进村,大概走了七八分钟, 看到了一棵大榕树。

大榕树旁有一栋平房,这就是大嫂的家。

原本盖的是三间红砖瓦房,后来青杏自己开店挣了钱, 就把瓦片揭了下来, 倒成水泥平房。

进了院子, 青杏忙过来招呼他们,让两个妹妹去倒茶。

大嫂也从屋子里出来迎接他们。

相对比李家老大的衰老, 大嫂这些年却是越活越年轻了。

这几年下地少了, 肤色也白了很多,自然也就显年轻了。

再有这穿衣打扮上,有个开服装店的闺女,不愁穿的, 而且都是闺女帮忙搭配的,打扮也差不到哪去。

苏窈喝了口水,打量了一下这小院子,问青杏:“就没打算扩建一下?”

青杏前年开的店,都是在华彩服装店拿货,拿多少货,她大概了解,所以也知道这两年,青杏是挣了一些钱的,才会这么问。

大嫂在一旁道:“建是想建,但之前的大队长就是只给批了这么点地方,还要求说我们三个闺女,得有一个招赘,不然等我百年后,这房子还是归还村里的。”

苏窈问:“那三姐妹谁招赘?”

青杏:“谁都行,先看看吧,我琢磨着房价一年比一年高,打算在县城里买一套房子。”

苏窈:“这想法不错,现在房子是可以买的,等再过一两年,就不是这个价了。”

大嫂是过来人,吃够了没娘家可倚的苦,以前总怕离开婆家没地去,所以很体谅闺女买房,一点意见都没有。

苏窈看向青杏,问:“那你谈了吗?”

青杏顿时就有点不大好意思了:“谈一年了,没敢告诉你们,现在稳定了,已经见过双方父母,就等年后来提亲了。”

青杏已经二十五了,确实是到谈婚论嫁的年纪了。

苏窈:“你对象是做什么的?人靠谱吗?”

大嫂应:“我见过了,很斯文的一个小伙,是在学校里当老师的。听青杏说,这老师追了她一年,她才同意处对象的。”

苏窈:“听着不错,那他啥时候来拜年,我也过来凑凑热闹。”

青杏有些害羞:“说是初四过来拜年,我娘意思就是让三姑姑和四姑姑,还有姑丈们回来撑撑场面。”

苏窈:“那肯定没问题,我们初六才走,来得及。”

正聊着天,外头就传来了自习车铃铛声。

大嫂道:“我瞧着应该是三妹一家来了。”

话音才落,就见李春兰拎着两袋年礼进了院子,笑着问:“我刚听见什么初六才走,来得及,有啥事来得及?”

苏窈喊了一声“姐”,然后解释道:“春杏对象,初四要来拜年,让我们这些姑姑姑丈来称场面。”

李春兰把东西给了大嫂,一拍手:“春杏是咱们三家第一个谈婚事的姑娘,来,肯定得来!”

这说完话后的,陈大国和小儿子也从外头走了进来。

陈大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