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窈去市里那天,沈靳特别调休,带着俩孩子一块送她去市里。

这个时候还没开学,苏窈要考试,所以是提前两天去的。

到了学校的招生办,才知道有五个是和她一样的学生,都是来自各地卫生所的卫生员,还有一个护士,他们都是高考分不够,所以来参加特招考试的。

加上苏窈,一共六个人,三男三女。

他们其中有两个人嘴唇干裂,脸上有明显的日晒斑,还有有一个还穿着少数民族的服饰的姑娘,看着年纪不大,十八、九岁的年纪。

教室没有人,大家伙就相互介绍了起来。

通过了解才知道,有从黄土高坡来的。也有跟着老中医爷爷一块生活,是十里八乡懂草药的赤脚大夫。

还是做过护士的,想要来念大学深造,可文化过不了的,也就通过推荐来参加特招考试。

不一会招生办的老师把试卷拿过来了,态度温和的说:“大家也都不用太紧张,今天这考试呢,只要考合格了就成,就算不合格,也会根据情况推荐到卫校就读。”

能到这考试的,都是被推荐来的,说明也都是受过表扬的,所以学校经过开会商讨过了,就是考试不通过,也会推荐到卫校去学知识,不至于没书念。

听到招生办老师的话,没信心考好的个别人都暗暗松了一口气。

试卷和笔都发下来,有两个小时的考试时间。

苏窈看了眼试卷,也没继续藏着掖着,会的全写了。

第一面试卷的题目都是基础的知识,不需要受过专业的教育,只要接触过中医或者是认真在卫生所学过的,都能答出过七八成来。

背面的题目就难了,得是看过相关专业的书,而且还有相对的专业能力才能答出来。

苏窈参加考试后,就有邮递员送了几本相关医学的教学书本过来,是中医药大学邮过来的。

这几本书,和霍老给她的书是一样的。

到了这考试的其他人,应该也都收到过那些书,认真看过那些书,也学进去了的,应该能考个及格。

苏窈估算过,正反面试卷都是五十分,也就是说基础题能拿四十分,后边的题目拿二十分,这就算过了大学的门槛。

对于正面的题,苏窈基本全会做,但背面的却没有十足的把握。

毕竟也不是正规系统学习出来的,有个别题目不太好理解,所以答案也不能确定。

没有人提前交卷,都是到点才交上去的。

老师收了卷,和他们说:“下午两点半再过来。”

大家伙从教室出来,都聚到了一块,询问题目难不难。

跟着爷爷学过知识的女同学,叫阿菊娜,穿着少数民族的衣服,皮肤有些黑,但眼睛格外的亮。

她操着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前面的好写,后边的可难了。”

有人问她:“你这衣服是苗族的吧?”

阿菊娜点了点头。

他们又好奇的问:“你上学的地方远不远。”

阿菊娜不好意思道:“我是我爷捡回来的,家里条件不好,就供我念了小学,然后跟着来我们这里的知青学的一些知识,我们那里的卫生所条件差,我懂一点,后来就过去了。”

彼此了解了一下基本信息后,苏窈说:“丈夫和孩子都在等着我,我就先走了。”

她的话一出,几个人都看向她。

“你结婚,还有孩子了?”

苏窈点了点头,问他们:“你们都没结婚吗?”

有个别看着也不太年轻。

一个戴着眼镜的男人应道:“我结婚了,但爱人和孩子都还在生产队,在生产队还能有口粮,也就没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