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块已经是普通工人的两个月工资了,在这年代也算是一笔小巨款了。

苏窈和许娟在大队下了车,抱着孩子走回生产队,顺道说了做发圈的事。

苏窈:“我家里还有布头和老土布可以做发圈,争取这两三天做好,然后送到县里,让四哥跟车时顺道送到外省的供销社。但我这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娟子你有没有时间和我一块做。”

她想了想,又问:“这土布的一分钱一个人工,棉布的三分钱两个,你愿不愿意?”

许娟一听,惊诧的道:“你愿意带着我?!”

苏窈点头:“现在没有多少,估计也就只做百来个,你不要嫌少的好。”

娟子摇头:“现在这世道,一分钱都难挣得很,我还求之不得呢!”

苏窈笑了:“不嫌就好,不过我也打算帮衬一下我那三姐,所以我打算一会去一趟小河生产队,只是这路有点偏,你能不能和我去一趟?”

许娟:“去!反正又不用上工,就让我婆婆帮忙带两三个小时孩子。今年虎子孝敬了两块钱,我婆婆现在见着我都是笑眯眯的,巴不得帮我看孩子呢。”

“而且都说是你家男人帮的忙,还念叨着要好好谢谢你们的,肯定也乐意帮忙看一会孩子。”

有人帮忙看一下孩子最是不好,苏窈也不敢挑剔什么。

出门太久,又太远了,总好过把孩子单独放在家里去强。

回到生产队,苏窈把剩下的一点土布都拿上,剪了一些头绳,也拿了一个样板发圈带着去。

把孩子送到了虎子他妈家,虎子妈笑得可殷勤了,还说一定会把孩子们照顾好的。

下午没人骑自行车,也方便了她和许娟。

走路三个小时,骑车也就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小河生产队。

苏窈轻车熟路地找到了她三姐的家。

到了院门外,许娟看着破败的院子,叹道:“你三姐家也不好过呀。”

苏窈点头:“所以我才想帮衬帮衬她。”

苏窈握着自行车龙头,朝院子里喊:“三姐,三姐,在家吗?”

不一会后,李春兰从屋子里出来,看到是自己小妹,又惊又喜:“三妹你咋的又来了?”

她忙打开了院门让她们进来。

苏t?窈拉着自行车进了院子,支着车架子,介绍道:“这是我同一个生产队的,算是堂兄弟的妯娌。”

许娟向来不怕事,笑得大大方方:“嫂子好,你叫我娟子就好。”

李春兰慢半拍地应了一声:“哎、哎,赶紧进屋先喝口热水暖暖身子。”

他们俩进了屋子,李春兰去热水,一分钟后端了过来。

许娟喝了水后,就说出去走走。

屋里就只剩下姐妹俩,李春兰问苏窈:“咋了?”

苏窈把带来的东西给了她:“姐,我接了一个活,得做五十个这样的发圈,每个还能挣两分钱呢。”

李春兰惊讶了一下,说:“这活能挣钱,是好事呀,但你咋来找我了?”

苏窈:“我还要做别的发圈,所以这活就让姐你来做,扣了这布料和发绳的钱外,挣的都是姐你的。”

李春兰忙摆手:“不行,不行,这是你的活,我怎么能抢了你的活呢!”

苏窈:“我真还有别的活。”她说真转头给她看了自己头上戴着的发圈,有蝴蝶结的发圈,继续道:“我要做这样的,没时间做这个。这个简单好做,熟练后,一个小时能都三四个呢。”

李春兰担心道:“可我这也没做过,万一浪费了布怎么办。”

苏窈:“很简单的,我这会教你。”

苏窈拿出了剪裁好的布,把带来的针线也拿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