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窈看向桂花:“你可以用热水泡脚,可别胡乱喝。”
桂花点头:“我晚上都有泡脚的。”
许娟把苏窈说的都记在了心里:“晚上我就开始泡脚。”
几个人聊了一会,桂花说:“好像明天就要发粮,嫂子你家的粮怎么办?”
今年最后三个月几乎只有苏窈一个人上工,满分八个工分,苏窈虽然拿过,但很少,基本上都是七个工分。
后头一个月活轻松,也就六个工分。
苏窈道:“粮不多,但好在四哥现在有活干,能挣一点钱,到时候发粮了,再问问谁家粮多,给我们匀一点,我们多给一点钱。”
这年底发的货票,也还是得拿钱去买,还有一些不要票却贵得很的商品,都是要钱的。
这十公分两毛钱,可这发的粮也是算在工分里的,发完粮剩下的工分才算钱。
估计最后那些工分还算可以的,分了粮后也就只剩下二三十块钱。
苏窈工分少,肯定是全部换粮的。
许娟:“今年收成好,缴公粮剩下的比往年的多,肯定能多分粮。你挨家挨户问,每家每户就算只能给匀两三斤,再加上年底发的和上一季剩下来的粮,应该也能熬几个月,之后再另想办法。”
苏窈应:“也早就只能是这样了。”
但到时候肯定是得去黑市买粮的。
年底发粮,黑市也会有人卖粮,但肯定价钱高得离谱。
就算高,也得买,不然只能挨饿。
第二天一早,大队长的声音通过喇叭几乎响彻整个生产队。
“发粮发钱发票了,赶紧来仓库!”
苏窈这刚捏着窝窝头,听到这话,立马扔下活,朝屋子里喊:“苗丫看家看弟弟,娘去领粮!”
屋子里头传出夏苗脆生生的声音:“好勒!”
苏窈挑着两个箩筐就出了门。
到了仓库前,已经站了好多的人。
这会排队都没用,人家记分员会按照计分本上喊人。
大队长站在高处,看了好一会,见人差不多齐了,就说:“前天我去县里开大会,县里特意表彰了我们生产队连续三年高产,所以明年开春给了咱们生产队拖拉机的名额。要是有了拖拉机,大家伙耕地都不用那么辛苦了,而且咱们就以后去公社,去县里就方便多了,就算是送粮运肥料也更方便了。”
这个可是好消息呀,大队有拖拉机,那大队的生产队的社员可神气了。
大队长看着众人脸上的笑,又道:“但是呢,拖拉机也不是免费的,县里给咱们补助七成,剩下的咱们生产队自己掏。”
有人问:“那咱们生产队要补多少钱。”
那玩意太贵了,大家感觉可望不可求,都没仔细打听过多少钱。
大队长:“一台拖拉机加上车斗,两千五。”
他的话一出来,底下一片抽气声。
两千五这是啥概念呀!
对于身家不够十块钱的苏窈来说,也被惊讶到了。
这放在现代,两千五都是几十万了。
县里给出七成,那也还要七百五呢!
大队长:“生产队能拿得出二百五十块的公家钱,但是剩下的五百得按照人头来凑,不管大人小孩都是三块钱一个人。”
今天发粮,家里能做主的人都来了,大队长也就顺道说了。
全部身家加起来才几块钱的苏窈:
他们家四口人,那就得十二块钱,还得是沈靳回来的时候才能拿出来。
三块钱一个人,而且没有生产能力的小孩也算在了里头,这可不是小数目呀。
底下一片议论纷纷。
大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