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2 / 2)

远。

***

这日的早朝上并没有议出来什么结果。

所有人都看得出来,皇帝倾向于议和,更不愿意亲身往前线督战。只不过他又素来重视朝臣们的意见,而且对于目前的情况也拿不准会如何发展,所以便显得有些举棋不定。

散朝之后,鲁墘找到了陶宜。

“若谷,我很不明白你。”他皱着眉,显得有些无奈,有些失望,又有些语重心长,“你侄儿的不幸,我也很难过,但你难道不是更该因此明白和平的重要么?这场仗继续打下去对大盛江山,对我们,对百姓,都没有好处。”

“你不该附和谢无晦请官家御驾亲征。”鲁墘说道。

陶宜看着他,少顷,忽然向对方端端行了一礼。

鲁墘微怔。

“这些年我一路走来,多得相公提携。”陶宜开口时的语气很平静,也很诚恳,“在我心里,其实一直是拿您当作老师看待的。”

“我从来都不希望你我之间有意见相左的一日,所以尽管有时我并不认同您对待新派的方法,但也未说过什么。”

“可是北丹来犯,国难当头。无论新策旧政,都避不了他国铁蹄,也躲不过沙场埋骨。”他说,“若已无国无家无民,我们做再多,又能造福于谁?我走到今天,并非单单为了自己的前程和陶氏一族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