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1 / 2)

蒋黎心里已经有了准备,所以面对这些人时仍一如往常地从容。

直到这天,有人在她店里打了架。

打架的原因十分荒谬,只因其中一方来给她送求婚启,另一方也是来给她送求婚启,双方撞见了,在互不相识的情形下各自都以为凭自家的身份应是她的座上宾,结果彼此不服,口角了几句,有人先动了手,继而打成一片。

一场混乱下来险些把蒋黎店里的酒阁子给砸了。

等巡检亲自领兵赶过来抓闹事者的时候,一问,才知道其中两个狼狈相的不是别人,正分别是王刑详的次子,还有当朝末相的内弟。

这一下事情便闹大了。

蒋黎也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是个待嫁的有钱寡妇这个消息,竟还能把集贤相的视线给吸引过来。

王刑详想娶她当继室,集贤相的内弟则想以她为继娶。

大水冲了龙王庙。

最后这消息自然逃不过其他朝官的眼耳,两人也未躲过御史的口诛笔伐,皇帝得知消息怒而斥之,将王兆和当朝罢黜,又把集贤相贬谪出了京。

霎时间,蒋黎的门前也清静了。

她按耐了多日的不安终于得到舒缓,如愿松了口气。

***

陶宜一回到家,就被守株待兔已许久的陶宣给堵住了。

陶宜揉着额角,说道:“我有些头疼,二哥哥若无特别的事,喝完茶便早些回去吧。”

陶宣怎可能就这么轻易离开,当即直截了当地问道:“你这么晚回来,是不是因集贤相被贬谪之事?”

陶宜没有言语。

“我就知道!”陶宣道,“现在末相之位一空,大丞相必会趁机提拔自己的人上去,这事闹到最后,吃亏的竟全是你们!”

因为一桩未成的亲事,维旧派竟一下子折损两人,其中一个还是当朝末相,这简直就是革新派的天降好运。

但陶宣想问的不止于此。

“三郎,你坦白与我说,这事同你是不是有关系?”他狐疑地看着弟弟,说道,“那坊间传言乍听是在哄抬蒋氏身价,其实都是为她考虑周全了的,那些去求亲的全成了自己的不是,因他们贪图人家的嫁奁。若有朝官执意来趟浑水,哪怕‘混战’中只是出一丁点差错,都极容易扎了御史的眼。”

“除了你,我想不到第二人既这般识大局,又肯为她费这个心力。”

陶宜没有否认,只是以手支额,平静地说道:“我本是想让王兆和知难而退,若此事能引得朝中有其他人动心思自然更好,但我没想到,这个人会是集贤相。”

维旧派受创,他本该觉得烦恼,但事实上他却更觉讽刺。

贵在相位如何?身为大儒又如何?人,终究是人。

陶宣却道:“你还是不要再和她往来了,当心这把火再烧回你身上。”

见陶宜不说话,他便皱着眉道:“若这次与王兆和同被贬黜的是革新派官员,那还好说。但这回你们损的是集贤相,若让次相他们知道你再与蒋氏走得近,他们会如何想?三郎,你一向聪明,可不能在这种事上犯糊涂。”

“我知道你喜欢蒋氏,”陶宣道,“但人这辈子喜欢的东西太多了,何况女人。你既不可能娶她,现在也没法纳她,又何必再去纠缠?不如早些了断。往后她的事你也不要再管,这两回与她有关的麻烦不仅都连累了你,还全闹到了官家耳中,我只怕连官家都要记得她,觉得她是个多事的了。”

陶宜抬眸朝他兄长看去,顿了顿,说道:“我这次,倒还没想过与她之后能走到哪步。”

陶宣一听,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那你这是在干嘛?做好事?陶若谷,你可还记得自己是三司省主?!”

要说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