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黄河提督是一个五品正缺,若是在京中,决计轮不到谢舒,毕竟谢舒资历尚浅,连升两品,已是极快了。

可是这个职位,世家绝不会相阻。

庆帝眼中精光一闪,大笑着对刘公公道:“传话下去,就命谢舒为正五品黄河提督,即日赴任,若是真能够有所成就,朕大大有赏。”

*

过几日后,刘公公便携带着吏部诏书前来。

谢舒接了诏书,刘公公也没有多留,他如今地位渐高,不比以前,不能落人把柄,于是刘公公与谢舒道贺几句,便离开了。

谢舒知道刘公公有为难之处,此次刘公公帮他的忙,算是还了之前的人情,之后,自己若还想要刘公公办事,也得有所依凭才是,所以此次河督一任,谢舒势在必行。

只是其中的艰险之处,恐怕难以想象。

谢舒不想让郎君受苦,更担心郎君的安危,因此本打算让郎君留在京中。

可虞楚息态度也十分坚决,谢舒说不过他,只好应下。

因时间紧迫,谢舒一行人准备好后,第二日便出发了,一路上向南而去,一开始路途还算畅通,谢舒便研读历来的黄河治理书籍,之前他已看过,如今再看却又有不同的感悟。

但越到下游地带,谢舒便不能再专心了,只因为路上已有许多拖家带口的流民蹒跚在路道两旁。

第096章

每逢春夏, 黄河下游淤积的泥沙增多,今年的河情也比往常严重,沿途多有泛滥。

附近的人民不得不背井离乡, 迁徙外地。

但受限于时代的种种因素, 加上没有官府组织, 他们大多是无序性的, 因此更为艰苦悲惨。

扶老携幼, 逃荒求食,入庶流进,家户且尽。

谢舒之前从未见过这样的场景, 如今一见,方知书中所记不及其中一二。

行到中途,马车速度变慢,忽然一个老人跌跌撞撞地跪了下来, 身后还有数个衣衫褴褛的孩子, 向谢舒所坐的马车叩头道:“还请大人行行好, 可怜可怜我们,赏些吃吧......”

这老人自然是不知道谢舒的身份, 只是见谢舒这行人数架车马, 想必是富贵人家, 试试罢了。

而这么一跪, 周围不少流民都望了过来, 脸上也露出热切的神情。

谢舒神色沉重,旁边的虞楚息叹息一声,朝他轻轻摇摇头。

谢舒明白郎君的意思, 若此刻马车真的停下, 旁边的流民想必会一拥而上, 财物还是小事,只怕会耽误时间,现在最好的办法还是快点赶去河督府。

尽早治理河情,方才是解决根源的办法。

只是......

虞楚息这时却微微一笑,他正是喜欢谢舒这点,于是朝着谢舒附耳过去,听完后,谢舒眼神一亮,连连点头。不久后两人便敲定完毕,让风荷和洗墨带人留下,他们和穆问等护卫一同先去河督府。

车轮再次前行,谢舒回头望去,流民如同眼前的高如天堑的黄河,一眼望不到尽头。

运河总督府设在江浦城,位于黄河、淮河、运河三河交接之处,谢舒要赴任的便是此地。

不久前听说这次新上任的黄河河督只是一个二十五岁,此前从未做过河运方面的翰林学士,河督府的几个官员心头都直打鼓。

自古黄河难治,历来官员都将“河督”一职视为畏途,而且往往结局也不太好。

一般来说在任几年,若是没出什么事便是极为走运,日后打通关系,还有调任的机会,上任河督便是走的这条路子。

而一旦出事,降罪落狱好说,要是一不小心,葬身在这黄河之中,也是不少见的。

众人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