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脆脆指指身后给他介绍,“大的这个叫王海,小的这个叫王丰。以后两人一前一后相互照应着此处。”

名字不难记,王二麻子点头,同她说了几句话,又缩回檐下做事去了。

庆脆脆道:“这院子一左一右,布局大小都一样,怎么住自己定。”

王海和王丰嘀咕一会儿,最后是王丰住靠着小坡的,王海住稍微远一些。

说远其实不过十几步的距离。

庆脆脆看方才王海不说话都是王丰嘴皮子在动,心里猜出这是王丰的主意。

小小年纪,心不定,或许还有一个爱发懒的毛病。

以后可得盯着些。

第43章 庆家大房有子啦

家里多了三个干活的人, 扛在众人身上的压力减轻不少,庆脆脆分工明确,收鱼称斤两的重力活是丈夫的、她自己算账记账和炒料, 若是有空便帮着庆母和阮娟盐渍海货。王丰和王海则负责晾晒和烟熏。

起初还有几分混乱, 正赶上整月的大太阳,海上风平浪静,渔船出行所获颇丰, 早上一直到黄昏不停有零散的渔民来送货。

小件的, 如珍鲍、海螺、百爪鱼、吐汁鱼、小有一截手指长、大有一只成年男子手掌大的海虾、沙井蚝、贻贝等。大件的,如银带鱼、鳓鱼、门鳝鱼等。

七八月正是鳓鱼旺产的季节, 老百姓喜欢叫这种鱼为鱼曹白, 而且小型的鱼曹白清酒醉腌, 以淡盐揉搓到位晾晒的秋鱼干能开胃养中, 滋养强身。市面走价并不低。

家里最近得利润最多的鱼就是鳓鱼,庆脆脆统算过,光是八月一整月鳓鱼一共收了两千六百斤、纯利有三十两。

逢上八月最后一天是镇上大海铺子的结算工钱的日子,庆脆脆赚了钱也不小气,封了一百铜板给小刘,夸奖他这一个月在铺子里的表现,决定留用。

小刘感激不已, 拿了工钱脸上笑容不断, 庆脆脆叮嘱他要是别人问起工钱,只说五十就好。

小刘也懂这是东家的好意,买了粮面和布料子回村都是赶在大天黑,村里路上没什么人, 深夜敲开家门,爷奶知道这一日是他半月一日的旬假, 灶上的柴火没停,一直温着饭菜。

“爷,奶,我今儿发工钱了。”他声音都是雀跃,不过害怕邻居听见,即便是在厨间都压低声音。

他从怀里摸了钱袋子递给他奶,刘奶只觉落手发沉,上下颠颠,“孙儿呀,这可不知五十个吧?”

小刘喝一口米粥,伴着野菜疙瘩,“奶,东家说以后都要用我,这个月铺子里生意好,且第一月就我一个伙计,一个人做两份工,所以给了一百个铜子。买了粮米和紧要料子,还有七十一个呢。”

刘奶伸手出在孙子胳膊脸上摸了一阵,心疼又欣慰,“你爷和奶在家不缺吃喝,孙儿不要太熬。顾量着自己些。”

小刘忙不迭点头,又跟爷奶说起在镇上看到的趣事。

这一处是祖孙辈温声细语,另一边的庆家小院却是半夜闹将起来。

庆脆脆和丈夫这一天歇在镇上的铺子里,第二日回到村里才知道胡娘子昨日摔了一跤,竟是早产了。

庆家小院

庆母搂着怀里的小红襁褓,时而怜爱地左右轻晃。

因是早产儿,婴儿比足月的孩子小一些,头上的胎毛一点点黑,皮肤上尚有紫色夹杂红色斑片。

庆脆脆瞧着这孩子和她爹的眉眼却有相似之处,终于放心。

她瞄一眼北边院子,“灶上煮过红糖水和鸡蛋了没?”

庆母点头,“娘不会苛待她,生了娃娃该有的照顾一样都没落下。”

红糖卧蛋,小火盆,暖和的被褥,抹额汗巾都有。

“这几天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