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子监的学子真是邪门了!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他们指点迷津啊?康骅憋了一肚子气,因为生气,写出的字倒比平日更显锋芒了。
国子监夹巷中,正在腌“三月青”李子的姚如意,莫名其妙便鼻子发痒,赶忙扭过身去,重重地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肯定是有人骂她!
她揉了揉鼻子,又去洗了手,便继续往青李子上改花刀。
一边改一边被酸气激得直咽口水。
这是漕运从南边捎来的李子,叫三月青,正当季。这李子还带着青叶子呢,个小皮青,单吃酸得倒牙,但若用甘草话梅、冰糖和盐腌起来吃,就格外清脆酸甜。
姚如意一见街市上有童子叫卖,立时便买了来。
她可太喜欢吃这个了!
正馋呢,就听院子里铁包金跑上跑下的声音,伸头一看,是姚爷爷在院子里晒太阳晒得困了,铁包金跑进屋子里,叼来个小毯子,用狗嘴拱着,给昏昏欲睡的姚爷爷盖上了。
今日是科考最后一日了,姚如意忍着不断发痒的鼻子想。
也不知国子监这些学子们考得怎么样了?她给他们准备的考囊,应当还算实用吧?姚如意嘿嘿笑,至少眼罩和午睡U型枕是很好用的!
她正发呆呢,又听铺子里那只瘸腿驴“咴儿”叫着,她赶忙擦擦手,取了牛乳,赶过去给这驴子喂奶。
昨日她和林闻安一同抱着这驴去闻十七娘的猫狗医馆瞧过了,这驴就是饿的,没其他大毛病,只要能吃下去,就能活下去。
因此姚如意便成了它的驴妈妈了。
她今儿还约了周榉木和荷香来,她想给瘸腿驴子做个带木轮子的代步支架。这驴子正好是后腿瘸了,她记得后世有给残疾猫狗用的后腿小车,用布带捆在腰上,架子也简单,还带着支撑后腿关节的护具。
她也要给她的驴子做一个!
第63章 果然……还是要苦瓜才能给苦瓜慰藉。
姚如意和周榉木夫妇约的时辰是申时, 如今还不到午时,她还有好几个时辰的光阴可以慢慢消磨呢。姚如意已经把李子腌上了, 等会儿把驴喂了,就这么坐在廊下,边吹着午后和风边吃,多惬意啊!
今儿也算是姚如意最后一日偷闲了。
毕竟明日学子们就考完了,到时巷子里指定又要连着热闹几日了。
把腌进甘草话梅糖盐水里的李子搁在廊下,姚如意赶忙紧走了几步,加快脚步去灶房窗台前取来了小驴专用的“奶瓶”。被拴在铺子里的小驴崽子那叫声已经愈发凄惨急切, 好似她再不来, 它立马就要饿死了似的。
这瘸腿小驴嗓门越来越大了。
它才个把月大, 瘦得可怜。姚如意抱在腿上也不觉沉。听说初生健壮的驴崽子都有十五斤, 可姚如意昨日忽发奇想, 用大秤杆称它, 它竟只有十二斤。
比刚落地的驴苗还轻,实在不可思议。
它长了一身灰毛,仅有鼻头和腹部带点白毛,幼驴的绒毛浅灰蓬松, 远远看着都不知它这么瘦,但若是拨开毛, 就能看到毛底下皮紧紧贴着骨头, 肋骨历历可数。真不知它怎么活下来的。
因它还小,每两个时辰要喝一回奶,姚如意领它去猫狗医馆时, 见路旁有老翁举竹竿卖竹筒水瓢, 她灵机一动,蹲下挑了两个巴掌大的厚皮葫芦。
葫芦壳坚密, 形制多,不怕晒不怕水不易霉,是上好的容器。此时常用来做药瓶、做水囊、储存种子、剖开做水瓢。听闻长江上的渔樵,还会在腰上捆绑一圈大葫芦,可作为“腰舟”渡河。诗句中曾说的“中流失船,一壶千金”,这“一壶”便是指的是葫芦了。
姚如意便专要那等两头都圆肚粗腰的,葫芦柄短圆又粗的,